詩詞研究·詩學概念·因情立格
古代詩學概念。指以情為本源、以格調為其表現的詩學觀點。語出徐禎卿《談藝錄》:“情者,心之精也。情無定位,觸感而興,既動于中,必形于聲。……蓋因情以發氣,因氣以成聲,因聲而繪詞,因詞而定韻,此詩之源也。”“夫情既異其形,故辭當因其勢。譬如寫物繪色,倩盼各以其狀;隨規逐矩,圓方巧獲其則。此乃因情立格,持守圓環之大略也。”徐禎卿為明前七子之一,當時李夢陽、何景明作詩標榜漢魏盛唐高古的格調,務以復古為尚,一時風靡,徐禎卿亦從而趨之。然他本出吳中,吳中之風文法齊梁,詩沿晚唐,比較華靡輕麗,又不拘一格,一任性情。因此他雖從李、何游,論詩仍比較靈活,不主張一味地規摹漢魏盛唐的格調。于是在《談藝錄》中別倡“因情立格”的主張。他認為在感情與格調這二者的關系中,感情是第一位,格調是第二位。人們觸物感興,感情豐富多變,因此表達感情的詩歌格調也應當隨之而變,不必非要效法古人的某格某調不可,而應當“妙騁心機,隨方合節”。其“因情立格”之說,顯然是對李夢陽“尺寸古法”、擬而不化現象的糾正。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唐風集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論著述·國朝(清)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