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論箋注
清詩別集注本。今人馬迺騮、寇宗基編注。納蘭以詞名世,然其“亦善為詩,在童子,已句出驚人;久之益工,得開元、大歷豐格”(徐乾學《納蘭墓志銘》)。其詩傳世者三百馀首,馬、寇二人取其全集而注之。全書打破《通志堂集》分體編纂體制,按類編排。第一類為《巡游出塞篇》,包括畿甸行、扈駕東北行、奉使西域行、扈駕五臺行、扈駕江南行五部分,錄詩七十一首。第二類為《即事詠懷篇》,錄詩三十四首。第三類為《愛情篇》,錄詩七十七首。第四類為《師情友誼篇》,錄詩七十一首。第五類為《擬古詠史篇》,錄詩九十七首。第六類為《題跋篇》,錄詩十四首。每類之內,大體按寫作時間先后編排。在《納蘭詩論箋注》有論《填詞》詩一首。其注釋除了箋注典故詞語出處外,對于詩中難點還作了必要的解說,對有研究價值的作品介紹了有關的背景資料。《納蘭詩論》部分是注釋作者論詩詞之語,包括《原詩》、《名家絕句鈔序》、《淥水亭宴集詩序》、《詩詞短論》三十四條及《填詞》詩一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纖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續梅里詩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