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法格律·詩體·古律
平仄未盡調、聲律未全諧、有時押仄韻的律詩。大抵在律詩尚未定型之前,作者較多。宋嚴羽《滄浪詩話·詩體》云:“有古律,陳子昂及盛唐諸公多此體。”清馮班《古今樂府論》云:“嚴滄浪云:有古律詩,則古律之分,今人亦不能全別矣。”吳喬在《圍爐詩話》卷二中,認為“七律有未離古詩氣脈者”,“疑即古律詩”。并舉姜皎、崔日用、沈云卿、獨孤及之《龍池樂章》、《早發龍沮館》之詩為例。王應奎《柳南隨筆》卷六,則認為“《瀛奎律髓》中有拗字一類,疑即所謂古律詩也”。氣脈未離古詩,而平仄又拗的,如崔顥的《黃鶴樓》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馀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前半未調平仄,未講對偶,猶有古詩氣味,故俞陛云《詩境淺說》、高步瀛《唐宋詩舉要》皆以此詩的格調出自沈云卿《龍池篇》,可為古律之適例。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論著述·古今詩話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史堯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