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六印
【出典】 《史記》卷六九《蘇秦列傳》:“于是資蘇秦車馬金帛以至趙……即因說趙肅侯曰:‘……故竊為大王計(jì),莫如一韓、魏、齊、楚、燕、趙以從親,以畔秦。’”“于是六國從合而并力焉,蘇秦為從約長,并相六國。”“蘇秦喟然嘆曰:‘此一人之身,富貴則親戚畏懼之,貧賤則輕易之,況眾人乎!且使我有雒陽負(fù)郭田二頃,吾豈能佩六國相印乎!’”
【釋義】 戰(zhàn)國時(shí),蘇秦游說韓、魏、齊、楚、燕、趙六國合縱抗秦,任縱約長,相六國,佩六國相印。后世因用“六印”喻指權(quán)位顯赫。
【例句】 ①但醉雙瓶玉,從渠六印金。(趙子發(fā)《南歌子》[人有紉蘭佩]740)這里以“六印”為喻,表現(xiàn)對權(quán)位的不屑一顧。②六印雄圖,百川明辯,蘇張誰數(shù)。(曹勛《水龍吟·送戴郎中漕荊襄》1223)這里借蘇秦、張儀的政治業(yè)績?yōu)橐r托,稱美戴氏的政治才干卓越非凡。③無用千金,休懸六印,荊棘誰能滿地栽。(趙善括《沁園春》[問舍東湖]1981)這里以“六印”為喻,表示自己不屑于追求權(quán)位。
上一篇:典故《六十六年才覺非》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六奇》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