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張景修
字敏叔,常州(今屬江蘇)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神宗元豐(1078—1085)末,為浮梁縣令,在任時有童子朱天錫進京應神童試,到京,忘帶本州公文,為禮部所卻,天錫上繳景修詩以為證,神宗看后大為稱賞,即欲召對,宰相王珪不贊成以一詩取人,恐長浮競,認為不如待任期滿擢用之。不久,神宗去世,于是景修遂一生沉浮州郡。兩為憲漕、五領郡符,徽宗大觀(1107—1110)中,始在朝為祠部郎中。年七十馀卒。葉夢得《石林詩話》載其事,并言其“少刻苦作詩,至老不衰,典雅平易,時多佳句”。景修歷仕三朝,每次召對,皇帝必問及《送朱天錫童子》詩,遂以詩名于時。張詩質樸古淡,不假修飾,如《貧居》、《更高亭》等七絕亦如此。作詩數千篇,有《張祠部集》,已佚。其事跡見《吳中人物志》卷一○。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風流派·建安體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風流派·張曲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