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魏其侯善待軍吏》鑒賞
(節(jié)自 《魏其武安侯列傳》)
魏其侯竇嬰者,孝文后從兄子也①。父世觀津人②。喜賓客。孝文時,嬰為吳相,病免。孝景初即位,為詹事③。
梁孝王者,孝景弟也,其母竇太后愛之④。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飲⑤。是時上未立太子,酒酣,從容言曰: “千秋之后傳梁王。” 太后歡。竇嬰引卮酒進(jìn)上,曰: “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傳,此漢之約也,上何以得擅傳梁王!” 太后由此憎竇嬰。竇嬰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竇嬰門籍⑥,不得入朝請。
孝景三年,吳、楚反⑦,上察宗室諸竇毋如竇嬰賢,乃召嬰。嬰入見,固辭謝病不足任。太后亦慚。于是上曰: “天下方有急,王孫寧可以讓邪?”乃拜嬰為大將軍,賜金千斤。嬰乃言袁盎、欒布諸名將賢士在家者進(jìn)之。所賜金,陳之廊廡下⑧,軍吏過,輒令財取為用,金無入家者。
竇嬰守滎陽,監(jiān)齊、趙兵。七國兵已盡破,封嬰為魏其侯。諸游士賓客爭歸魏其侯。孝景時,每朝議大事,條侯、魏其侯,諸列侯莫敢與亢禮⑨。
【譯文】 魏其侯竇嬰這人是孝文后 (竇太后) 堂兄的兒子。他的父親以前的世世代代都是住在觀津地方。魏其侯竇嬰喜好賓客。漢文帝時,竇嬰做了吳國宰相,后因?yàn)橛胁∞o職。漢景帝剛即位時,竇嬰做了主管皇后、太子宮中事務(wù)的官。
梁孝王這人是漢景帝的同母弟弟,他的母親竇太后很偏愛他。一次,梁孝王到長安朝見太后、景帝后,用家人兄弟之禮敘飲。此時,漢景帝還沒有立太子,喝酒至最高興時,漢景帝便從容不迫地說: “我壽終之后,就把這王位傳給梁王。” 竇太后聽了此話十分高興。竇嬰舉了一杯酒進(jìn)獻(xiàn)給景帝,說: “漢的天下是高祖打下來的天下,父親把王位傳給兒子,這是漢室的約規(guī),你皇上怎么能擅自傳位給梁王呢?” 竇太后從此便憎恨竇嬰。竇嬰本來就把他的官位看得很淡薄,恰好身體有病便辭了官。竇太后趁此機(jī)會便除去了竇嬰出入宮門的簿籍,不許他入宮朝請。
漢景帝三年,吳、楚七國聯(lián)兵反漢,景帝要對付七國之亂,他遍查劉氏宗室和外戚竇氏諸人都沒有像竇嬰那樣能干的人。于是,景帝召見竇嬰。竇嬰入朝覲見景帝,堅決辭謝官職,推說身體有病不能勝任。竇太后也感心中有愧。于是,景帝說: “天下正是危急之時,王孫哪,你怎么可以丟開不管呢?” 于是就拜竇嬰為大將軍,賞賜給他金子千斤。竇嬰便把閑居在家的袁盎、欒布等名將薦進(jìn)給景帝。他將皇上所賜的金子,都放在廊廡中,有軍吏走過,都叫他們拿這些錢去用,所有賞金都沒有拿入其家中去。
竇嬰屯軍滎陽,遙控攻擊齊、趙之兵。吳、楚七國之亂兵全被打敗,竇嬰被封為魏其侯。諸多游士賓客都爭相歸附魏其侯。漢景帝時,每當(dāng)群臣朝見商議大事,像條侯、魏其侯,眾列侯沒有誰敢與他倆平禮相見的。
【鑒賞】 魏其侯,即竇嬰 (?—前131),西漢大臣。字王孫,觀津(今河北省武邑縣東南) 人,竇太后侄。吳楚七國之亂時,被景帝任為大將軍,守滎陽,監(jiān)齊、趙之兵。七國破,封魏其侯。武帝初,任丞相,推崇儒術(shù),反對黃老學(xué)說,為竇太后貶斥。后因罪被殺。本文記述的主要是他被任命為大將軍后,善待軍吏,以取得平吳楚七國之亂的勝利。
文章在寫竇嬰善待軍吏之前,先寫他與竇太后的一次沖突。即在皇室的一次家宴上,孝景帝酒酣之時,從容而言曰: “千秋之后傳梁王。”梁王,即梁孝王,是孝景帝之弟,竇太后之子。此時,竇太后十分高興,但竇嬰?yún)s引酒進(jìn)上,說: “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傳,此漢之約也,上何以得擅傳梁王!”從此,與竇太后結(jié)怨,以后屢遭竇太后貶斥。
接著,文章寫他任大將軍之事。孝景帝三年 (前154),漢宗室吳王濞、膠西王印、膠東王雄渠、菑川王賢、濟(jì)南王辟光、楚王戊、趙王遂等聯(lián)合起兵反漢,史稱“吳楚七國之亂”。孝景帝找不到合適人選帶兵平亂,在竇嬰 “固辭謝病不足任” 的情況下,孝景帝只好強(qiáng)令他為大將軍,并賜金千斤。竇嬰在不得不從命的情況下,一方面大量起用在家賦閑的名將袁盎、欒布等,一方面將皇帝所賜之金置之于房廊下,任軍吏自取為用,自己一分不拿。這樣,出于公心,善待軍吏,就使全軍上下同心,愿為他效力。所以,他守滎陽,監(jiān)齊、趙之兵,很快就平定了 “吳楚七國之亂”!
從上述兩件小事看出: 竇嬰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為人正直,忠于王室,所以他堅持皇位應(yīng)“父子相傳” 的正統(tǒng)理念,反對傳位給梁王; 他不貪財,帶兵仁義,很受軍吏擁護(hù),形成了上下同心協(xié)力的無堅不摧的戰(zhàn)斗力,有戰(zhàn)功;他為人寬厚,能進(jìn)士,“薄其官”,對大將軍一職一再“固辭謝病”,表現(xiàn)出淡泊官場的態(tài)度。可見,本文的選材善從細(xì)小處著眼,雖小而典型,較好地表現(xiàn)了人物的性格。
注釋
①竇嬰:字王孫,因軍功封于魏其之地而成為列侯,故稱他魏其侯。魏其是漢朝所設(shè)置的縣,故址在今山東省臨沂縣南。孝文后從兄子: 竇嬰是孝文后 (漢景帝母竇太后) 堂兄的兒子。②父世觀津人: 其父輩之前世世代代都住在觀津。觀津,戰(zhàn)國時為趙國城邑,漢設(shè)置為縣,故址在今河北省武邑縣東南。③詹事: 官名,掌管皇后、太子宮中事務(wù)。④梁孝王: 名武,漢文帝次子,與漢景帝都是竇后所生。文帝二年封為代王,三年遷為淮南王,十年遷為梁王。死謚孝。竇太后: 初為漢文帝妃,生長公主嫖、景帝及梁王。景帝立為太子,他便進(jìn)位為皇后。景帝即位,尊為皇太后。⑤燕飲: 敘私親的宴會,可以略去君臣的禮節(jié)。⑥門籍: 出入宮門的簿籍,相當(dāng)于出入皇宮的通行證。⑦吳、楚反: 指吳王濞、膠西王印、膠東王雄渠、菑川王賢、濟(jì)南王辟光、楚王戊、趙王遂等(都是漢宗室) 聯(lián)兵反漢的事。史稱 “吳楚七國之亂”。⑧廊廡 (wu); 廊,即走廊; 廡,正房對面和兩側(cè)的小屋。⑨條侯: 即周亞夫,絳侯周勃之子,漢文帝封周亞夫于條,故稱條侯。亢禮: 平起平坐。
上一篇:《史記·“狗盜”“雞鳴”救孟嘗君》鑒賞
下一篇:《吳太伯世家》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