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研究· 隋唐時期: 漢學《詩經》學的統一·漢學 《詩經》學的統一與集大成
東漢古文經學被稱為 “漢學”,唐初完成了《詩經》漢學的集大成著作《毛詩正義》,進一步將《詩經》經學統一于漢學。唐初恢復科舉制度,隋代雖已實現南學的統一,但民間仍有不同學派著作在流傳。為了官學傳授和明經科取士有統一的標準,唐太宗詔令國子祭酒孔穎達撰定《五經正義》一百八十卷,于高宗永徽四年頒行全國。
《毛詩正義》四十卷,為《五經正義》之一,主要由王德韶、齊威等人撰寫。《毛詩正義》以劉焯《毛詩義疏》、劉炫《毛詩述義》詩注為底本,并廣泛吸收唐以前的研究成果,“融貫群言,包羅古義。”(《四庫全書總目》)集《詩經》漢學之大成,保留了漢學《詩經》學研究的全貌,成為科舉明經科的唯一官定標準教本,而具有絕對的權威性,使“終唐之世,人無異詞。”(《四庫全書總目》)
《毛詩正義》包括毛 《傳》、鄭《箋》、孔《疏》及陸德明的 《經典釋文》中的《毛詩音義》和顏師古考定的《五經定本》中的《毛詩定本》。
在《詩經》研究史上,《毛詩正義》是繼毛《傳》、鄭《箋》之后又一部重要的著作。
上一篇:詩經研究·《詩經》的分類·漢儒解詩的內容分類
下一篇:詩經研究·比、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