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曲總集·別集·詞· 彊村語業》新詩鑒賞
詞別集,二卷,補遺一卷,近人朱孝臧撰。孝臧見《彊村叢書》。
朱氏為近代詞學名家,此集是從其眾多詞作中選編的,多為藝術上較成功的作品。
朱詞以哀傷凄婉為主調,其中有的感慨國事日非,有的是自傷孤獨,有的反映了清王朝即將崩潰的命運,有的寄寓了對戰亂的厭倦。庚子事變期間朱氏寫了大量的作品,以表達自己的感受,如《齊天樂·鴉》:“半天寒色黃昏后,平林漸添愁點。倦影偎煙,酸聲噤月,城北城南塵滿。長安歲晏。又啼入延秋,故家啄遍。問幾斜陽,玉顏凄訴舊團扇。南飛虛羨越鳥,亂烽明似炬,空外驚散。壞陣秋盤,虛舟暝蹋,何處衰楊堪戀?江關夢短。怕頭白年年,舊巢輕換。獨鶴歸無,后凄休恨晚。”詞人借詠鴉描寫了在侵略軍占領下北京的凄涼,上片仿佛是杜甫的《哀江頭》《哀王孫》,下片表達了詞人對侵略者的痛恨和對江南家鄉的思念,詞中明顯地表現出對支持維新的光緒皇帝的同情,對扼殺維新的慈禧的厭惡。這類詞中攄寫了作者的愛國情感,有些竟寫得很激憤:“似水清尊照鬢華,尊前人易老天涯。酒腸芒角森如戟,吟筆冰霜慘不花。拋枕坐,卷書嗟。莫嫌啼煞后棲鴉。燭花紅換人間世,山色青回夢里家。”(《鷓鴣天·庚子歲除》)
其他如《高陽臺·除夕和韻》《石州慢·用東山韻》都表達了被圍困于北京城內士大夫的情緒。在日俄戰爭期間,東北諸省受到兩個帝國主義的蹂躪,詞人為此寫道:“斗柄危樓揭。望中原、盤雕沒處,青山一發。連海西風掀塵黯,卷入關榆悴葉。尚遮定、浮云明滅。烽火十三屏前路,照巫閭、知是誰家月?遼鶴語,正嗚咽。微聞殿角春雷發。總難醒、十洲濃夢,桑田坐閱。銜石冤禽寒不起,滿眼秋鯨鱗甲。莫道是,昆池初劫。負壑藏舟尋常事,怕蒼黃、柱角共工折。天外倚,劍花裂。”(《金縷曲·書感寄王病山、秦晦鳴》)詞人預感到清王朝崩潰的不可避免,因為在日益加劇的內憂外患中統治者們還處于酣睡之中。
在清末朱氏不是改良派,更非革命派,但作為正直的士大夫,他關心國事,為國家和民族憂慮,因之他通過抒情形式反映當時涉及國家危亡的重大的社會事件。在晚清四大詞人(王鵬運、鄭文焯、朱孝臧、況周頤)中朱氏反映重大社會內容的作品最多。
朱詞初學吳文英,后又學蘇軾,能熔麗密深秀和疏宕豪放于一爐,既注重字面詞藻,也深具氣格風骨。故其詞風格蒼勁沉著,頗有感染力量。
朱氏一生寫詞很多,其臨終時有“泡露事,水云身,枉拋心力作詞人”之嘆。晚年自刪定其詞,僅存二卷,逝世后其門人龍榆生據手稿寫定補刊。
有民國間民刊《彊村遺書》本。
上一篇:《詩詞曲論·詩論·甌北詩話》簡介介紹
下一篇:《詩詞曲論·詩論·拜經樓詩話》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