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魏晉南北朝部分· 謝宣城詩注》新詩鑒賞
詩別集,四卷,南朝齊謝朓撰。近人郝立權注。
朓(464~499)字玄暉,陳郡陽夏(河南太康)人。出身望族,與謝靈運同宗,人稱“小謝”,曾任宣城太守,官至吏部尚書郎。齊東昏侯永元元年(499)被誣下獄死。立權(1895~1979)名昺衡,又名秉衡,以字行,江蘇省建湖縣人。1915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畢業后在多所大學任教。解放后在華東師大任教。
謝詩多為“模山范水”描寫山川景物之作,再現了祖國山河壯麗的景色和大自然的美。其中亦滲透了作者對生活的理解和政治上失意的心情。在山水詩領域他有意仿效謝靈運,但較靈運自然流暢,富于靈性。他筆下景物無論巨細都十分生動,充滿了生命力。“遠樹曖阡阡,生煙紛漠漠,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游東田》);“江路西南永,歸流東北鶩。天際識歸舟,云中辨江樹”(《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關山近,終知返路長。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蒼蒼”(《夜發新林》);“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晚登三山還望京邑》)。這些詩句不僅使山川云水的形象生動具體地呈現在讀者目前,而且有一股清新之氣,撲面而來,給讀者以美的享受。他也有一些關心民瘼的作品,如《賦貧民田》等,雖不深刻,但在齊梁間卻是鳳毛麟角。
謝氏與沈約都重視聲律,寫詩時注重“別宮商”,分清濁,并且吸收了魏晉以后駢化修辭方法,講求整齊對偶的藝術技巧,創為“新體詩”,后世稱為“永明體”,成為唐代近體詩的雛形,對初唐五律影響很大。唐代李白也十分佩服謝朓,有“解道澄江靜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的名句。
謝集本十二卷,已佚,南宋羅炤刻集五卷,取其詩賦而略其應用之文,后謝集多祖此。郝擇其詩加注釋,體例全同其師黃節注(《陸士衡詩集》),頗為詳密。著有《考證》,并附《集說》(諸家評論)可供參考。
有民國間齊魯大學排印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唐五代部分·常建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詩詞曲論·詩論·古今詩話》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