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論·詩論· 唐音癸簽》新詩鑒賞
詩論,三十三卷,明胡震亨撰。震亨見《唐音統(tǒng)簽》。此書為《統(tǒng)簽》之最后一簽。
書中主要探討唐詩源流、變革、體制的形成,不同詩人成就、風(fēng)格之高下。并匯集了一切知人論世的材料,包括常用詞匯的解釋和考訂,唐詩別集、總集、金石碑版以及唐宋元明詩話的著錄。并以時代為先后總列唐人別集六百九十一家,唐人選唐詩十九種,五代人選唐詩十三種,以及一些因人因事而結(jié)的總集六十三種。從中我們可以考察《唐音癸簽》的編纂依據(jù)。
其論詩多取古今人之理論,缺點是均未能詳細注明來源、出處,只言某某人“曰”,過于簡單,不利于查考。
本書以取宋嚴羽《滄浪詩話》、明王世貞《藝苑卮言》、胡應(yīng)麟《詩藪》三書的言論為最多(因為三家都是尊唐的)。卷一為“體凡”,論詩體。卷二至卷四為“法微”,論格律以及字句聲調(diào)。卷五至卷十一為“評匯”,集諸家之評論。從這三部分可見胡氏論詩主張。他推崇盛唐,對李白、杜甫贊美備至,對貶抑李白、杜甫的言論則一條不錄。對于中唐以后作者往往褒貶并列。
卷十二至卷十五為“樂通”,主要講與詩歌有關(guān)的音樂問題。
卷十六至卷二十四為“詁箋”,此部分對理解唐詩具有重要意義。如“鶴俸”在史書、筆記中是很難查到的,胡氏通過詩句排比和詩句自注,得知“唐幕府官俸,謂之鶴料”,也稱“鶴俸”。
卷二十五至卷二十九為“談叢”,是追記歷代詩事,有不少趣聞。
卷三十至卷三十三為“集錄”。
此書搜集宏富,考訂精詳,其所引用之書亦有今日不易得和已佚之書,對研究唐詩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有古典文學(xué)出版社1957年排印本。
上一篇:《詩詞曲論·詩論·藝圃擷余》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宋代部分·晞發(fā)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