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家劉壯異摘錄歐陽修《五代史》中的錯誤,寫成《糾謬》一文給蘇軾看。蘇軾認為撰寫歷史著作難免有小的失誤。他不僅極力為歐陽修《五代史》的錯謬辯護,還十分巧妙地諷刺了劉壯異的做法。潘永因《宋稗類鈔》卷五:“劉壯異羲仲,嘗摘歐陽公《五代史》之訛誤,為《糾謬》以示東坡。東坡曰:‘往歲歐陽著此書初成,王荊公謂余曰:“歐陽公修《五代史》而不修《三國志》,非也。子盍為之?”余固辭不敢當。夫為史者,網羅數(shù)十百年之事以成一書,其間豈能無小得失?余所以不敢當荊公之托者,正畏如公之徒,掇拾其后耳。’”
史學家劉壯異摘錄歐陽修《五代史》中的錯誤,寫成《糾謬》一文給蘇軾看。蘇軾認為撰寫歷史著作難免有小的失誤。他不僅極力為歐陽修《五代史》的錯謬辯護,還十分巧妙地諷刺了劉壯異的做法。潘永因《宋稗類鈔》卷五:“劉壯異羲仲,嘗摘歐陽公《五代史》之訛誤,為《糾謬》以示東坡。東坡曰:‘往歲歐陽著此書初成,王荊公謂余曰:“歐陽公修《五代史》而不修《三國志》,非也。子盍為之?”余固辭不敢當。夫為史者,網羅數(shù)十百年之事以成一書,其間豈能無小得失?余所以不敢當荊公之托者,正畏如公之徒,掇拾其后耳。’”
上一篇:隋唐五代·羅紹威判詞多謔
下一篇:兩宋·蘇軾戲語杭妓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