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明代部分· 陳眉公全集》新詩鑒賞
詩文別集,不分卷,明陳繼儒撰。繼儒見《國朝名公詩選》。
陳氏是明中葉以后泛濫的“山人”中的為人較為通脫者。他力圖擺脫塵俗的約束,放浪于形骸之外,然而寄食豪門的生活,很難使他超脫高蹈,最終不過是“翩然一只云中鶴,飛去飛來宰相衙”(清代戲曲家蔣士詮語,見《臨川夢》)而已。其詩雖缺少廣泛的社會內容,但卻充分地表現了作者的個性矛盾和生活理想。如《山中作》表現了詩人寄情世外的人生態度:“話隱愜中年,山廬枕墓田。心空鄙章句,骨傲薄神仙。花露一只鶴,松風十五弦。名僧南岳至,永夜獨安禪。”《山居》寫隱居讀書之樂:“我筑讀書臺,滿種芭蕉樹。夜聽風雨聲,閑來寫詩句。”《山居漫興》《池上作》等許多詩中都寫到讀書生活,但作者已不是賦閑官僚或無所事事的地主,而是勤于著述的作家、編輯,這些工作的收入是其生活的一個重要來源,因此這類作品雖屢見于諸家詩文,但在陳氏作品中具有不同的意義。
陳氏小詩寫得瀟灑自如,明白淺近,富有情趣:“十里松陰水上流,清沙細草臥沙鷗。過橋欲看春山色,一片寒云落杖頭。”(《春郊即事》之一)最后一句寫得非常巧妙,它不僅表現了詩人年邁,因天陰欲雨不能盡春游之興,而且也傳達出他對大好春光的熱愛和因不能暢游而產生的悵惘之情。
陳詩語言通俗,多雜俚語,有些顯得格調不高。
陳詩之集分兩系統,一為《陳眉公先生全集》六十卷,為其子陳夢蓮、陳夢草等在眉公去世后所編,而且僅為初刻,其二、三、四刻六十卷未能付梓。一為此集,此編刊于眉公生前,為友人史辰伯所編,前有寫于丙子(1636)的董其昌《序》,與寫于己卯(1639)的眉公《自序》,不分卷,有民國二十五年(1936)中央書店排印本。
上一篇:《詩詞曲論·詞論·嘯余譜》簡介介紹
下一篇:《詩詞曲論·詞論·樂府指迷》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