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三少
【出典】 《晉書》卷八○《王羲之傳》:“時陳留阮裕有重名,為敦主簿。敦嘗謂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當不減阮主簿。’裕亦目羲之與王承、王悅為王氏三少。”《北齊書》卷四二《盧潛傳》附盧正山:“正山子公順,早以文學見知。武平中符璽郎,待詔文林館。與博陵崔君洽、隴西李師上同志友善,從駕晉陽,寓居僧寺,朝士謂‘康寺三少’,為物論推許。”《舊唐書》卷一九一《李嗣真傳》:“李嗣真,滑州匡城人也。……時左侍極賀蘭敏之受詔于東臺修撰,奏嗣真弘文館參預其事。嗣真與同時學士劉獻臣、徐昭俱稱少俊,館中號為‘三少’。”
【釋義】 三少,指同時年少知名的三個人,晉代王羲之等三人、北齊盧公順等三人、唐代李嗣真等三人皆有“三少”之稱。
【例句】 子并三賢,孫齊三少,俱篤三余事業。(無名氏《喜遷鶯·賀生第三子》3775)這里用含“三”字的典故,切合賀生第三子,預期友人生孫不凡。
上一篇:典故《三少》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三尸》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