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宋代部分· 安陽集》新詩鑒賞
詩文別集,五十卷,詩二十卷,宋韓琦撰。琦(1008~1075)字稚圭自號贛叟,相州安陽(今屬河南)人。天圣五年(1027)進士,授將作監丞,累遷陜西安撫使,與范仲淹指揮防御西夏戰事,曾相仁、英、神宗三朝,封魏國公,屢為地方大吏,謚忠獻。
宋代雖然國力不強,但也有幾朝是承平時代。承平時期的有眼光、有氣度、比較符合孟子關于輔佐之臣理想的宰相,他們的詩文創作大多辭氣雍容平易,體現了作者的胸襟懷抱,他們的詩篇不同于仰承皇帝顏色的宮廷文士作品那樣卑屈和缺乏個性,而是時時表現出作者對于國事民瘼的責任感,對皇帝態度是“和而不同”,并不完全是歌功頌德,但又能立言得體,如“四庫”館臣所言“不事雕鏤”“自然高雅”。韓詩則多屬此類,其代表作品如《上巳》《新館》《壬辰重九即席》《庚申相臺閔稼》《觀魚軒》等均為七律,氣格典重,雍容莊雅。有些作品還有寄托和自勉自勵的成分。《九日水閣》:“池館墮摧古榭荒,此延嘉客會重陽。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寒(或作“黃”)花晚節香。酒味已醇新過熟,蟹黃先實不須霜。年來飲興衰難強,沒有高吟力尚狂。”“老圃”“寒花”一聯為人所稱道,提醒讀者“保初節易,保晚節難”。
韓氏近體多佳句:“風前芳香紅香減,煙外垂楊綠意多”(《北塘春雨》);“雨輕成凍易,樹老發花遲”(《后園春日》);“料得東君私此老,且留西子久當筵”(《己卯晝錦堂同賞牡丹》)。韓氏古體較笨拙。
韓集宋代即有著錄。明代萬歷間有郭樸刻本,此本包括“別錄”一卷,“遺事”一卷,“家傳”十卷。
常見者有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總集·元文類》簡介介紹
下一篇:《詞曲總集·別集·曲·新編南九宮詞》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