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魏晉南北朝部分· 陸機集》新詩鑒賞
詩文別集,正集十卷,補遺三卷,其中詩五卷,西晉陸機撰,今人金濤聲點校。機(261~303)字士衡,吳郡華亭(上海市松江縣)人。出身于東吳士族高門,祖父為吳丞相陸遜,晉朝統一之后,陸機與弟陸云到洛陽,名動一時,為晉祭酒太子洗馬,后又為平原內史,后世遂稱“陸平原”。“八王之亂”中為成都王司馬穎所殺。
陸氏存詩一百三十余首,為漢魏以來存詩最多者,但因擬古詩過多(如《擬古詩》十首,擬《古詩十九首》)和題材比較狹隘影響了其成就。陸詩多以表現人生離合悲歡為內容,如《擬明月何皎皎》通過環境氣氛和主人公情感的攄寫,把游宦人的離思別緒表現得十分生動。《赴洛陽道中作》則是以自己離別故國遠赴京洛中的見聞和體會,表達了既是游子,又是亡國之臣“佇立望故鄉,顧影凄自憐”的心情。他在洛陽的作品中有些是贊頌洛陽的繁華興盛,用以襯托東吳被滅后的荒涼。陸氏注重詞藻,排偶。在五言和樂府詩的雅化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為齊梁詩風之濫觴。
陸集原近五十卷,已散佚,十卷本為宋人輯本,后歷代屢有輯補,金氏編為三卷。后附1.陸機的專著;2.陸機的傳記資料;3.陸機集序跋,有中華書局1982年排印本。另有《陸士衡詩注》四卷,為近人郝立權注,郝氏摘取《二俊集》中陸機詩作,重加排比,此注是陸詩的較好注本,有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排印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金元部分·金淵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總集·五七言今體詩鈔》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