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學·佛教·佛陀
佛教修證的最高果位。佛陀是梵語音譯,簡稱佛,也譯為浮屠、浮圖,原意為覺。覺有三層意義: 一叫自覺,即所謂自悟本性; 二叫覺他,即所謂說法度人; 三叫覺行圓滿。具備這三點的 “覺悟者”,就可稱佛陀。據說,釋迦牟尼在三十五歲那一年大徹大悟,洞察了宇宙人生的真正本質,獲得了解脫,并開始向大眾宣說自己證悟的真諦,就被人稱為 “佛陀”。于是,佛陀或佛時常成了釋迦牟尼的同義語。但以佛為名者不止釋迦牟尼一人,因此有所謂 “三佛”、“七佛” 之說。佛教有橫 “三世” 之分,即按地域概念橫向劃分,中有娑婆世界,西有極樂世界,東有凈琉璃世界。娑婆世界的教主是釋迦牟尼佛,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是阿彌陀佛,東方凈琉璃世界教主則是藥師佛。據 《無量壽經》說,古代有一個國王,拋棄了王位,出家修道,號曰法藏,曾發修四十八條度生大愿,成佛后號阿彌陀,意為 “無量光”、“無量壽”,被凈土宗奉為 “西方極樂世界教主”。凈土宗宣稱,只要口誦六字真言 “南無阿彌陀佛” (意為 “尊敬的阿彌陀佛”),即有希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藥師佛的全稱是“藥師琉璃光如來”,他的名氣雖然比不上阿彌陀佛,但在民間仍然有自己的影響。《藥師經》 說,他曾發下 “除一切眾生病,令身心安樂”、“使饑渴眾生得上食”、“使貧乏無衣服者得妙衣”、“轉女為男” 等十二條宏愿,凡人間的一切煩惱苦痛都可去除,所以信徒又稱他為 “消災延壽藥師佛”。又有豎 “三世” 之分,即從時間概念縱向劃分,有過去世、現在世和未來世。現在世的教主是釋迦牟尼,過去世的教主是燃燈佛,未來世的教主是彌勒佛。過去佛燃燈即定光佛,據說他出生時全身十萬八千個汗毛孔中,都有金光射出,光芒萬丈,照耀大千世界,如同布滿琉璃寶燈一樣,故稱燃燈。在佛教傳說中,燃燈佛還是釋迦牟尼的老師。據 《瑞應本起經》 說,釋迦牟尼前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燃燈佛說法傳經,作散花之會。釋迦牟尼聽說此事,就買了五莖蓮花獻給燃燈佛。燃燈佛看他聰明可愛,便將他收為弟子。一次,師徒外出,遇到一處泥濘,釋迦牟尼就脫下衣服,鋪在地上,讓老師踩著過去。燃燈佛見此情景,便預言釋迦牟尼在九十一劫后的現在世成佛。未來佛彌勒知名度非常高,彌勒的意思是 “慈氏”,是古印度一位仁慈的貴族,后為釋迦牟尼弟子,釋迦牟尼曾預言彌勒將在未來世繼承自己的佛位。彌勒修煉成道后,卻先于佛祖圓寂,上升到兜率天 (兜率意為 “知足常樂”,“兜率天” 是佛教傳說的 “六欲天” 之一) 內院中,做候補佛位的大菩薩,故又稱“彌勒菩薩”。據佛經傳說,彌勒菩薩將在釋迦牟尼圓寂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后,從兜率天下降娑婆世界 (人間塵世) 成佛,頂替釋迦牟尼解脫眾生苦難。據說,彌勒降世之時,也是人間離苦得樂、脫憂解難之日,此時人間將會充滿幸福,五谷豐登,長壽安樂。現在佛寺里供奉的彌勒佛塑像,大肚皮,笑口常開,人們也稱其為 “皆大歡喜”。曾有一副題彌勒佛的對聯: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此外,還有五佛、七佛等說法。藏傳佛教則稱宗教領袖達賴與班禪為 “活佛”。
上一篇:宗教學·佛教·佛藏
下一篇:宗教學·佛教·僧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