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楹聯·楹聯選錄
白云有古調,青山無俗緣 重華宮后翠云館聯。重華宮后翠云館在圓明園遺址內。圓明園遺址在北京海淀區東,為清代大型皇家御苑,清歷代屢有修建,規模宏偉,景色奇麗,藏有極豐富的文物珍寶。咸豐十年(1860)被英法聯軍劫掠后縱火焚毀。
百丈水簾,自古無人能卷得;一輪月鏡,迄今何匠敢行磨 水簾洞聯,水簾洞在花果山,花果山在江蘇連云港市東南約三十里,因花果繁茂、四季飄香而名。
長沙不久留才子,宣室求賢訪逐臣 賈誼故宅聯,楊翰撰。賈誼故宅在湖南長沙市西區福勝街三條巷。賈誼是西漢杰出的政治家、文學家。現僅存祠屋一間。
常如作客,何問康寧,但使囊中有余錢,甕有余釀,釜有余糧,取數葉賞心舊紙,放浪吟哦,興要闊,皮要頑,五官靈動勝千官,過到六旬猶少;定欲成仙,空生煩惱,只令耳無俗聲,眼無俗物,將幾枝隨意新花,縱橫穿插,睡得遲,起得早,一日清閑似兩日,算來百歲已多 清鄭燮六十自壽聯。寓理深刻,令人頗有借鑒處。
春風閬苑三千客,明月揚州第一樓 趙子昂為揚州趙家迎月樓所撰春聯。
潮月空山蓂莢落,露風靈響海天高 無量觀聯,清呂翼文撰。無量觀在千山。千山在遼寧鞍山市東四十里,為東北地區三大名山之一。山中奇峰迭起,共有峰巒九百九十九座,以其近千而名千山,此間“無峰不奇,無石不峭,無寺不古”,為遼東著名游覽勝地。
大烈震乾坤,三字含冤,未抵黃龍同痛飲;孤忠懸日月,千秋生氣,只從青史仰威名 清朱明亮撰岳王廟聯。廟在西湖畔棲霞嶺下。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岳王即岳飛,他是南宋抗金名將,民族英雄,一生戰功赫赫,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陷害而死,年僅39歲。他生前作《滿江紅》詞,以明收復河山之志,壯懷激烈。此聯多取意此詞,寫得氣貫長天,痛透肺腑,表達了對岳飛無限敬仰之情。
帝念有功,群小讒謀冤太慘;公真不朽,故居歆祀地猶靈。于謙祠聯,清孫詒經撰聯。于謙祠在北京東城區西裱背胡同。于謙為明兵部尚書,曾擁立代宗,率軍民奮力抵抗蒙古瓦剌族入侵,后被權奸以“謀逆罪”所害。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英雄,問樓外青山,山外白云,何處是唐宮漢闕;小苑春回,鶯喚起一庭佳麗,看池邊綠樹,樹邊紅雨,此間有舜日堯天 傳為清錢謙益題金陵藩署聯,藩署為明中山王故邸,聯鐫于西偏瞻園中。上句發滄海桑田之感,下句大寫今日春光,采用襯托手法來表達作者對亡明的深深懷念又無可奈何的心情,為長聯中上乘之作。
獨坐黃昏誰是伴?怎教紅粉不成灰 清趙熙集白居易詩句成聯,以題位于四川成都錦江南岸望江樓公園內懸于清婉室之薛濤像。薛濤,中國古代女詩人,唐長安人,因父任蜀官而隨父寓于蜀。八九歲即能作詩,成年后,以詩名聞于外。能掃眉涂粉,與時士交游。韋皋鎮蜀,奏護軍請授薛濤“校書郎”而未成,世仍以“女校書”稱之。曾與元稹、白居易等唱和,居浣花溪,能造樺花紙,又慧心制深紅小綵箋,書寫詩作為世所寶愛,稱為“薛濤箋”。薛濤才情軼蕩,七絕猶長,大抵多為言情之作。此聯上句出白居易《直中書省》詩:“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薇郎。”下句出白居易《燕子樓》詩:“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不成灰。”集此二句成聯,以嘆紅顏易老,寓無限憐愛惋惜之意。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明顧憲成為東林書院依庸堂所撰聯。東林書院在江蘇無錫蘇家弄,始建于北宋,為程門四大弟子之一楊時所設。明末東林黨人高攀龍和顧憲成重修,聚徒講學于此。楹聯意在提醒在此讀書的學子讀圣賢書要時刻關心天下家國大事,對仗工穩,取意深刻,為后人傳頌。
風聲、水聲、蟲聲、鳥聲、梵唄聲,總合三百六十擊鐘鼓聲,無聲不寂;月色、山色、草色、樹色、云霞色,更兼四萬八千丈峰巒色,有色皆空 浙江天臺縣天臺山方廣寺聯。聯雖長,卻頗耐讀。聯中上句“無聲不寂”與下句“有色皆空”不僅對仗工穩,而且禪意表達得十分充分,令人回味無窮。
焚毒沖云霄,正氣壯山河之色;揮旗抗敵寇,義征奪魑魅之心 林則徐祠堂聯,今人郭化若撰書。林則徐祠堂在福建福州市澳門路,廳正中祀林則徐遺像,楣上掛道光帝御書“福壽”匾額等。
廣廈構眾材,報道蛟龍騰浪去;兩水夾明鏡,合信風月入亭來 石鼓書院聯,石鼓書院在湖南衡陽市北門外石鼓山,始建于宋至道三年(997),宋時為全國四大書院之一。
剛直不阿,留得正氣凌云霄;幽而發奮,著成信史照塵寰 陜西韓城縣芝川鎮司馬遷祠聯。司馬遷是我國西漢史學家。當年申張正義,為戰敗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解而獲罪入獄,受腐刑。出獄后發憤將所著《史記》完成。聯就司馬遷這一經歷寫成,贊揚司馬遷的高尚品格和偉大成就。
谷鈴如訴舊愁來,蜀道秦川,過客重談楊李氏;墓粉還將秋色補,雨塵云夢,傷心何似漢唐陵 陜西興平縣馬嵬坡楊貴妃墓聯。楊貴妃即楊太真,小字玉環。通曉音律。初為玄宗子壽王李瑁之妃,后入宮得玄宗寵愛,天寶四年封為貴妃。姐妹皆因貴妃而顯貴,堂兄楊國忠把持朝政,政事敗壞。天寶十四年,安祿山以誅楊國忠為名叛亂,攻長安,唐玄宗倉皇攜貴妃及楊國忠等出逃,至馬嵬坡,六軍不進,要求懲辦楊國忠和楊貴妃。玄宗無奈,被迫賜楊貴妃死。白居易作有《長恨歌》,描寫了貴妃死后玄宗的一路悲苦心情及到蜀后對貴妃的朝夕思念。至德二年,玄宗密令中官將貴妃遷葬筑園。此聯多用《長恨歌》詩意,表達對貴妃的傷惋。
桂林無雜木,山水有清音桂林書院聯,桂林書院在廣西桂林。
湖山此地曾埋玉,風月其人可鑄金 杭州蘇小小墓聯。蘇小小為南齊錢塘名妓,雖墮風月場中,卻敬慕才人,曾出重金助窮書生鮑仁應試,傳為佳話。后感風寒而早逝。鮑仁后果得中,為報答蘇小小贈銀之恩,重修其墓,又于墓上建“慕才亭”。此亭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今重建,此聯即書于亭上兩楹。上句把小小尸骨比為玉,下句說她雖為妓女,卻品格可重,足可鑄金像而傳萬世。全聯表示了對處于中國下層社會女性的莫大尊重。
化雨無私,憶往昔踏雪來過,曾話春風一席;摩云有志,愿諸生凌霄直上,勿忘燈火三更 摩云書院聯,摩云書院在四川彭水縣。
花開花落僧貧富,云去云來客往還 清鄭板橋贈焦山長老聯。花開時節,游人如織,而入廟燒香者亦甚眾,多得許愿賜舍錢帛,故僧富;花落則無人出,入廟燒香者亦稀,所得許愿賜舍錢必少,故僧貧。此即其聯所取意。
懷抱觀古今,深心托豪素養心殿三希堂聯。養心殿三希堂在故宮內。故宮在北京市中心天安門的北邊。明永樂四年(1406),始建,歷時十四年基本建成,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氣勢雄偉,華美壯觀,不僅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也是世界古建筑寶庫中一顆獨放異彩的明珠。
黃鶴飛去且飛去;白云可留不可留 黃鶴樓聯,宋胡寅撰。黃鶴樓于1884年毀于火災,遺址在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黃鶴磯頭。樓因山而名。是古代文人學士登臨詠懷勝處,尤以唐崔顥《黃鶴樓》詩最為著名。重建的黃鶴樓已于1985年竣工并開放。
佳景四時,最好秋光何況月;靜觀萬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浙江杭州西湖白堤西端“平湖秋月”景觀聯。聯嵌“平湖秋月”四字。
今日正宜如此味,當年曾自咬其根 于敏中自題。于敏中,字叔子,金壇人。清乾隆進士,文華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自題菜園聯。
舉念有神知,善惡正邪能立判;照人如鏡湖,吉兇禍福總無私 陜西三原縣城內東渠街城隍廟聯。此廟為明代建,保存至今,十分完整。城隍是古人想象的守護城池的神,也主掌人的吉兇禍福,人們立廟祭祀他。本聯雖具迷信色彩,但亦有警世作用。
居家當思清內外,別尊卑,重勤儉,擇朋友,有益于己;處世尤宜慎言語,守禮法,遠小人,親君子,無愧于心孔府前上房聯。孔府在山東省曲阜市內,是孔子后代嫡系長子長孫居住之處。宋仁宗時首賜孔子四十六代孫孔宗愿為衍圣公,宋寶元年間,始建衍圣公府,明、清重修拓廣,今仍完好保存,成為人們觀瞻之處。聯中所寫內容,頗有借鑒處。
開辟荊榛,千秋功業;驅除荷虜,一代英雄 鄭成功紀念館聯,其館在福建廈門市鼓浪嶼日光巖北麓。日光巖是鄭成功屯兵之處,山上尚存當年遺跡。建于1962年2月鄭成功收復臺灣三百周年紀念日。
老拳博古道,兒口嚼新書金圣嘆自題。金圣嘆(1608~1661),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嘆。明代文學批評家,能詩。
龍澗風回,萬壑松濤連海氣;鷲峰云斂,千年桂月印湖光 清趙雪松題杭州靈隱寺山門聯,氣象宏深,為景觀聯中上乘之作。
理冤獄,關節不通,自是閻羅氣象;賑災黎,慈悲無量,依然菩薩心腸包公祠聯。此祠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公園香花墩,是紀念北宋包拯的專祠。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天圣進士,宋仁宗時任監察御史,后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學士,官至樞密副史。為官清廉,執法嚴峻,不畏權貴,不徇私情,故事在民間長久流傳,為人欽敬不已。人們在他讀書的地方建祠紀念。此聯盛贊他一生剛直不阿,不畏權貴,為民主持正義,平反冤案以及對黎民百姓的慈愛。
立馬空東海,登高望太平
朱砂峰立馬亭聯,朱砂峰立馬亭在黃山,黃山地跨安徽東南部四縣,是一座名山,明代著名的地理學家徐霞客贊譽:“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遼海吞邊月,長城鎖亂山居庸關聯,居庸關在北京昌平縣境,是長城的一個重要關口。
兩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 明代文學家、書畫家徐渭為自己的故居“青藤書屋”所撰聯。此書屋在浙江紹興市觀巷大乘弄內。傳說院中一株青藤為徐渭所植,后“本枝蟠屈,大如虬松”,令徐渭喜愛至極,便用“青藤”作了書屋名和自己的別號。
龍德正中天,四海雍熙符廣運;鳳城回北斗,萬邦和協頌平章 太和殿聯,太和殿在故宮內。故宮在北京市中心天安門的北邊。明永樂四年(1406)始建,歷時十四年基本建成,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氣勢雄偉,華美壯觀,不僅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也是世界古建筑寶庫中一顆獨放異彩的明珠。
綠深草色輕風拂,紅潤花光宿雨晴 報國寺聯。報國寺在北京宣武區廣安門內大街北,修建于遼。清乾隆十九年(1754)重修。
六宮粉黛無顏色,萬國衣冠拜冕旒 武則天祠聯。武則天祠在山西文水縣南徐村東,祀唐代女皇帝武則天,現存建筑均為金代原制,結構規整,有則天圣母殿,東西配殿、山門和戲臺等。
廟貌壯祁山,憶鼎足三分,西蜀河山撐一柱;祁峰留故壘,緬軍威六出,南陽俎豆并千秋 清雷文淵撰諸葛亮廟聯。廟在甘肅隴南禮縣祁山巖關,相傳諸葛亮曾六出祁山攻魏,故人們在此建廟紀念。
南朝狀元宰相,西江孝子忠臣 文天祥祠聯。文天祥祠位于北京東城區府學胡同。始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已被列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 成都武侯祠諸葛亮殿聯。蘊含深刻的治國道理,令人觀而猛醒,低徊深思而有所悟。
佩韋遵考訓,晦木謹師傳宋朱熹于紹熙五年為所筑滄州精舍自撰聯。“佩韋”是他父考之號,他父考昔年曾自謂性情急躁,對自己行道有妨害,故取古人佩韋之義為號以自警。朱子拈此入聯,表明自己要像父親一樣,務去急躁,以便更好地行道。“晦木”是取師訓“木晦于根,春榮華敷;人晦于身神明內腴”入聯。
千里而來,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百世之下,莫不興起,況于親炙之者乎 孟廟聯。廟在山東鄒縣南關,為歷代祭祀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孟軻之處。始建于北宋。聯取《孟子》某些句義而成,可幫助人們了解孟子思想的核心。
千秋冤案莫須有,百戰忠魂歸去來 岳王廟聯,清吳芳培撰。岳王廟在浙江杭州市西湖畔棲霞嶺下,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為宋代民族英雄岳飛的紀念地。“文革”中損壞嚴重,1979年進行了全面修復。岳王廟側有岳墳。
清風有意難留我,明月無心自照人 明末王夫之為自己故居所撰之聯。其故居在今湖南衡陽縣西曲蘭鄉。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頗有民族氣節。因當地有一巨石如船,王夫之以石自勵,故人稱船山先生。明朝滅亡后,王夫之曾在衡山舉兵阻擊清軍南下,兵敗回故居隱居,不易服,不儘發,不為清室作事。撰修十八年,成書數百卷。本聯清風指清朝,明月指明朝,表明自己強烈懷念亡明,堅決不仕清朝的決心。
如斯巾幗女兒,有志復仇能動石;多少須眉男子,無人倡議敢排金 秋瑾撰動石夫人廟聯。此廟在浙江新昌縣東天姥山上,根據傳說而建。據傳南宋時,金兵南侵到了天姥山下,突然從山上站出一位盛妝夫人,兩手一揮,頓時,巨石從山上如洪流般滾滾而下,將金兵砸死砸傷無數。后人頗贊許她“有志復仇”的精神,建廟紀念她。
三千里持節孤臣,雪窖冰天,半世歸來贏屬國;十九年托身異域,韋鞲毳幕,幾人到此悔封侯 陜西省長安縣蘇武廟聯。蘇武,字子卿,漢武帝時人。天漢元年,以中郎將身份持節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匈奴想盡一切辦法逼降,蘇武決不降,被置于大窖中,絕其飲食。“天雨雪,武臥齧雪與旃毛并咽之。”后又被放于北海(今貝加爾海)無人處牧羊,史載“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齧實而食之,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漢昭帝始元六年春,才被迎回長安。拜為典屬國。聯贊蘇武被扣異域,保持民族氣節的難能可貴。
十八年古井無波,為從來烈婦貞媛別開生面;千余載寒窯向日,看此處曲江流水想見冰心 陜西西安市曲江池畔古寒窯聯。民間傳薛平貴之妻王寶釧在此寒窯守節十八年。聯即圍繞此事寫成。
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詩補蜀風 成都浣花溪畔杜甫草堂聯。上句“十年幕府”指杜甫在四川節度史嚴武幕府中任署中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事。下句“補蜀風”言《詩經·國風》無“蜀風”,杜甫寓蜀所作詩可補之。
師師庶僚,居安宅而立正位;濟濟多士,由義路而入禮門 宋朱熹撰建寧府學明倫堂聯。貼切至極,令人處此而知所學所遵所行所為。
詩筆離騷亦時用,文章爾雅稱吾宗 屈原故里聯。屈原故里在湖北秭(zi子)歸縣城東北六十里,舊名樂平里。相傳屈原誕生于此,至今尚存屈原廟、讀書洞、照面井等遺址。
頌紀華封,多福多壽多男子;勛垂堯典,乃武乃文乃圣神 堯廟聯。堯廟在山西臨汾市南八里。始建于晉。相傳為建都平陽(今臨汾縣)的陶堯。現存建筑為清代重修。
松生青石上,泉落白云間滄浪嶼聯,康熙撰書。滄浪嶼在避暑山莊內,避暑山莊在河北省承德市區的北部,是清代皇室避暑和從事各種政治活動的地方。也是我國著名的古代園林之一。
生有自來文信國,死而后已武鄉侯 清嚴問樵撰史可法祠墓聯。祠墓在江蘇揚州市廣儲門外梅花嶺右。史可法是明末河南祥符人,字憲之,號道鄰。崇禎進士。曾任南京兵部尚書。李自成滅明,在南京擁立福王為皇帝,加大學士,稱史閣部。因馬士英等不愿他當國,以督師為名,派守揚州。清軍南下,揚州被攻破,自殺未死,被清軍捉獲,不屈被殺。頗具民族氣節,甚得后人敬仰。其死后,揚州人民便于城外梅花嶺筑衣冠冢以為紀念。聯中“文信國”指文天祥,言他是文天祥轉世,明史本傳載史可法母夢文天祥而生史可法,故作者道此語。武鄉侯指諸葛亮,極言史可法輔主如武鄉侯一樣死而后已。
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韓信墓聯,墓在江蘇淮陰縣。韓信本秦末淮陰人。初隨項羽,后歸漢王劉邦,被任為大將。他善于將兵,自稱多多益善。楚漢之爭時,為劉邦屢建奇功,最后協劉邦擊滅項羽,建立了漢朝。項羽未滅時,曾被封為齊王。項羽滅后,改封為楚王。后有人告他謀反,被降為淮陽侯。又被告與陳豨勾結在長安謀反,被呂后殺死。聯中“生死一知己”言韓信微時不得重用,曾離開劉邦逃亡,蕭何連夜將他追回,再三舉薦給劉邦,被拜為大將,是為生之知己;漢朝建立后,又由蕭何將韓信誘到長樂宮,被呂后殺死,是為死之知己。后人云韓信一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即說他這一段經歷。“存亡兩婦人”是言韓信投軍前,貧困得差點餓死,一洗衣漂母接濟他飲食才得活下來,是為存之婦人;后被呂后所殺,是為亡之婦人。這副楹聯僅用十個字,概括了韓信一生的主要經歷,被人叫絕。
侍金鑾,謫夜郎,他心中有何得失窮通,但隨遇而安,說甚么仙,說甚么狂,說甚么文章身價,上下數千年,只有楚屈平、漢曼倩,晉陶淵明,能仿佛一人胸次;踞危磯,俯長江,這眼前更覺天空地闊,試憑欄遠望,不可無詩,不可無酒,不可無奇談快論,流連四五日,豈惟牛渚月,白纻云,青山煙雨,都收來百尺樓頭 清黃琴士撰太白樓聯。太白樓在安徽省馬鞍山市郊采石磯,始建于唐元和年間,今所存為清光緒年間建筑。聯中上句敘李白為官失意后,不以窮通為念,縱情詩酒,下句則抒發作者自己登樓感受。是較長對聯中的佳作之一。
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 岳陽樓聯。用范仲淹《岳陽樓記》意,頗壯闊。
書聲半窗月,花影一簾風位于浙江杭州市的棲霞嶺和靈隱山之間的青芝塢口的玉泉聯。玉泉水極清澈,內蓄大魚,自宋代起就是觀魚勝地。廊上高懸明代著名書法家董其昌書“魚樂園”匾額。
素王獨步傳千古,圣主遙臨慶萬年 泰山孔子登臨處石坊聯,聯中“素王”即指孔子。當年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后人立石坊以志。
水從碧玉環中去,人在蒼龍背上行 趙州橋聯。趙州橋在河北趙縣城南五里,俗稱大石橋,又名安濟橋,為隋代著名石匠李春所建。橋身穩固堅輕,寓秀逸于雄偉之中,為世界橋梁史上一大奇跡。
水天一色,風月無邊 岳陽樓聯,相傳為李白撰書。岳陽樓坐落在湖南岳陽市西門城樓上,與湖北黃鶴樓、江西滕王閣齊名,并稱江南三大名樓,登樓遠眺,可飽覽“八百里洞庭”的湖光山色,歷來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譽。宋慶歷四年(1044)滕子京謫守巴陵郡,次年重修岳陽樓,請范仲淹寫了有名的《岳陽樓記》,從此,岳陽樓聲名益振。解放后,經幾次較大的修葺,已辟為公園。
數椽風雨,幾劫滄桑,想月中跨鶴來歸,詩魂尚下陳蕃榻;半架青藤,一池乳液,看石上飛鴻留印,名跡應光越絕書 青藤書屋聯。青藤書屋見“兩間”條。此聯“跨鶴來歸”指徐渭。“詩魂”云云指明末畫家陳洪綬欽佩徐渭藝術成就和高潔品格曾久居青藤書屋事。“飛鴻留印”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全聯典實渾成,意韻豐富。
數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 清張爾藎撰史可法祠墓聯(史可法祠墓所在及史可法其人參見“生有”條)。史可法死,揚州人葬其衣冠于梅花嶺。上句言嶺上梅花數點盡是史可法滴滴亡國之淚,下句“二分明月”指明朝天下被清人占去一半,只剩下南方,“故臣心”即老臣心。杜甫《蜀相》詩有“兩朝開濟老臣心”,老臣指諸葛亮。此句取意于此。言史可法作為老臣,行事如當年諸葛亮輔后主死而后已一樣。這是對史可法在南明時期所做所為的高度贊賞。
同是肚皮,飽者不知饑者苦;一般面目,得時休笑失時人 清朱竹垞為施粥廠所作聯,寓意頗可醒世。
萬里橋西宅,百花潭北莊杜甫草堂門聯。引杜甫《懷錦水居止詩》句。杜甫草堂在四川成都西門外浣花溪畔,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故居。自唐末始,歷代均有人在草堂舊址建筑修葺,明弘治和清嘉慶年間兩次重建,奠定了今日的規模。
為帝者師,佐漢功原高將相;棄人間事,報韓心已了英雄 留侯祠聯,留侯祠在陜西留壩縣廟臺子鎮西。相傳為西漢張良晚年隱居處。現多為明清建筑,宏麗精巧,尤以“授書樓”最佳。
我憶家風負梅鶴,天教居士領湖山 清林則徐撰放鶴亭聯。放鶴亭在杭州西湖孤山北麓,是元代陳子安為紀念北宋詩人林逋而建。林逋一生不仕不婚,隱居孤山,賞梅養鶴,死謚和靖先生,故人又稱他林和靖。有《山園小梅》詩云:“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意境幽雅,為人傳誦。此聯“我憶家風”是林則徐自語,林則徐與林逋同姓林,故引為一家,而稱林逋賞梅養鶴乃其家風。
我輩復登臨,目極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賞,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滕王閣聯,清李春園撰。滕王閣遺跡在江西南昌市沿江路贛江邊。唐永徽四年(653),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都督洪州時營建,閣以其封號命名。更以唐初詩人王勃《滕王閣序》而馳名。滕王閣歷時一千三百多年,屢毀屢建、重建重修達二十八次。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巾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高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州,梳囊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孤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半功,費盡移山心力,侭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清孫髯乾隆年間所撰云南昆明市西大觀樓聯。大觀樓建于康熙二十九年,后毀于兵火,今存之樓是同治八年重建,樓閣聳峙,綠樹成蔭,有攬勝閣、涌月亭、觀稼堂諸勝景。此聯是我國古代長聯中最上乘之作。造境深遠,氣勢磅薄。且又朗朗上口,讀后令人回味無窮。郭沫若曾贊嘆說:“長聯猶在壁,巨筆信如椽。”堪稱勻當。
下筆千言,正桂子香時,槐花黃后;出門一笑,看西湖月滿,東浙潮來清阮元題杭州府貢院聯。
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蒲松齡故居聯。其故居在山東淄博市淄川區蒲家莊。蒲松齡是清代文學家,著有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故居解放后辟為紀念館。
先覺先知,為萬古倫常立極;至誠至圣,為兩間功化同流 清帝雍正撰書孔廟大成門聯。孔廟在山東省曲阜市內,是歷代祭祀孔子的地方。
興劉義烈著千秋,到底祚延兩漢;建業雄心歸一統,休題數定三分 白帝城聯。白帝城在四川奉節縣東白帝山上,東漢初公孫述筑城,述自號白帝,故以為名。三國蜀漢劉備為吳將陸遜所敗,退居此城,后死于城西之永安宮,后人建祠紀念。
仰之彌高,鉆之彌堅:可以語上也;出乎其類,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清·徐樹人觀察撰泰山孔子崖集句石刻聯。妥帖勻當,如出天然。
一百八記鐘聲,喚起萬家春夢;二十四番風信,吹香七里山塘 蘇州虎丘花神廟聯。
一水繞荒祠,此地真無關節到;停車肅遺像,幾人得并姓名尊? 包公祠聯。包公祠在安徽合肥市包河公園香花墩,是紀念北宋包拯的專祠。包拯(999~1062),字希仁,北宋廬州合肥人。天圣進士,仁宗時任監察御史,后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官至樞密副使。他為官清廉,執法嚴峻,不畏權貴,其故事長期流傳民間。后人“以紀德聲,志景仰歟”,在包公的讀書處建祠。
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孔府大門聯,汪紀昀撰書。大門在孔府內,孔府在山東曲阜市城內,是孔子后代嫡系長子長孫居住的地方。宋仁宗首賜孔子四十六代孫孔宗愿為“衍圣公”,宋寶元年間,始建衍圣公府。明、清重修拓廣,成為典型的一座封建貴族莊園。
云窗霧閣事恍惚,金支翠旗光有無 無名氏集韓昌黎、杜少陵句為聯題清太倉州城曇陽觀所祀一女仙。此女仙像姝麗,相傳是明王文肅公之女得道成仙,有人說湯顯祖《牡丹亭》即敷演其事,真偽不可辨。聯雖是集二家句,卻渾成妍妙。
鐘敲月上,磬歇云歸,非仙島,莫非仙島?鳥送春來,風吹花去,是人間,不是人間 四川青城山上清宮內山門石刻聯。宮居山頂,始建于宋。該聯對仗工穩,構思奇妙,禪意透石,來此睹聯,足可令人浮想聯翩。
鐘鼓樓中,終夜鐘聲撞不斷 鐘鼓樓聯。鐘鼓樓在江西南昌市東湖西巖廣濟橋南,有南唐節度使林仁肇施銅所鑄巨鐘。僅有此上聯一則,頗不易對,人稱絕對。
縱目無邊,河岳星辰憑俯仰;會心不遠,飛潛動植妙卷舒 雞啄嘴寨門聯。雞啄嘴寨在天臺山,天臺山在貴州赤水縣城郊,西北挽巴蜀之勝,東南通云貴之奇,堪稱鐘靈之地,黔北一峰。
紫氣東來三萬里,函關初度五千言 位于四川成都市西隅成都文化公園內的青羊宮聯。青羊宮亦稱青羊觀,道教觀名。西漢揚雄《蜀王本記》云:“老子為關令尹喜著《道德經》,臨別,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尋吾。’”唐代據此建觀。清初重建。“紫氣東來”指老子由東而來。傳說當年老子出函谷關,關令尹喜見有紫氣從東而來。“五千言”指《道德經》。
主辱臣憂,當在外從亡,一飯已經肝膽碎;功成身退,問諸君食祿,千秋留得姓名無 介子推祠聯,清王執中撰聯。介子推祠在山西介休縣城南四十里處的風景勝地綿山上。祭祀春秋戰國時晉國大夫介子推。
著手成春,卷中著述皆千古;有官不仕,林下逍遙見一人 清莊念農贈袁枚隨園聯。
最喜相思無遠近,即以欣賞得奇文 吳承恩故居聯。吳承恩故居,在江蘇淮安縣淮安河畔,是我國明代杰出的文學家、著名小說《西游記》作者吳承恩的故居。吳承恩號射陽山人,故又稱“射陽簃”。故居于1982年10月紀念吳承恩逝世四百周年之際修復開放。
正氣貫人寰,河岳日星垂萬世;明禋崇廟觀,丹心碧血照千秋 文天祥祠聯。文天祥,南宋吉水人,字宋瑞,號文山。舉進士第一,累官湖南提刑,后調任贛州知州。德祐初年,元兵入侵,他應詔起兵勤王,拜為右丞相。被派往元軍議和,被元軍拘留。后逃亡入真州,又乘船經海上至溫州。聽說益王未被立為皇帝,上表勸進,被召至福州,升為左丞相。以都督身份率兵出鎮江西,跟元軍在空坑交戰,大敗,率殘兵逃至循州,駐守嶺南。衛王立,加封為少保,又封為信國公,進駐潮陽。后被元軍捉去,被拘禁在大都三年,忠貞不屈。元世祖無奈,下令殺死他。他臨刑之前,作《正氣歌》以明志,從容對獄卒說“吾事畢矣”。便朝南拜了數拜而英勇就義。文天祥是一位民族英雄,此聯“正氣”、“河岳”、“日星”均取意于他的《正氣歌》。祠在今北京東城區府學胡同,始建于明洪武九年。
上一篇:建筑技藝·梓人遺制
下一篇:體育·武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