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先哲、學術流派·蘇軾
北宋時杰出的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與父蘇洵、弟蘇轍并稱“三蘇”,同列于“唐宋八大家”之中。少時從母程氏讀書,獲得較深文化修養。嘉祐二年(1057)中進士,任福昌主簿,后任大理寺評事、鳳翔府簽判。此后又升大理寺丞,轉殿中丞。治平年間入判登聞鼓院,得直史館。后任祠部員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貶謫黃州,后又為汝州知州。哲宗時召還,任翰林學士、端明殿侍讀學士、知制誥。不久又因得罪司馬光等舊黨分子,被排擠出朝,任杭州知州,筑西湖蘇堤。接著又知潁州、揚州、定州、英州、惠州,直至瓊州(今海南)的天涯海角儋耳。元符三年(1100),徽宗即位,他遇赦北歸,途中病逝于常州,追謚文忠公。
蘇軾一生奉獻于文學事業,是當之無愧的一代文壇領袖,他在文學與藝術上的成就影響深遠。他的散文主張“文理自然,姿態橫生”,因此大多如行云流水,雄辯滔滔。他與歐陽修一同參與詩文革新運動,世并稱“歐蘇”。他的詩大多清新雄放,比喻豐富,風格獨特。他的詞豪放坦蕩,沖破格律的束縛,開創詞學的豪放派。他的書法,長于行、楷,在宋代四大書法家(另三位是蔡襄、黃庭堅、米芾)中居首位。他善畫竹,喜作枯木怪石,被視作是“文人畫”畫風的創導者。蘇軾的著作有《東坡集》40卷,《后集》20卷,《奏議》15卷,《內外制》13卷,今人輯有《蘇文忠公全集》。
上一篇:飲食文化·蘇菜
下一篇:書法楹聯·莫是龍行書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