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中醫針灸學著作。又名《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簡稱《銅人經》或《銅人》。3卷。北宋王惟一撰。王惟一,一作王惟德,宋著名針灸學家。素授禁方,尤工針灸。天圣四年(1026)任太醫局翰林醫官、朝散大夫、殿中省尚藥奉御。天圣初年(1023)奉敕編修針灸書,于是著成本書。由政府頒行全國。此外又設計并主持鑄造針灸銅人兩具。銅人的軀體、臟腑可開可合,體表刻有穴位名稱,可供針灸教學及考查醫生之用。考試時在銅人體表涂蠟,體內注入水,若取穴準確,針進則水出。
本書是在總結歷代各醫家的針灸理論及經驗的基礎上,結合作者的臨床經驗著成的。標定了人體前后和兩側的經絡循行路線,確定腧穴的位置,訂正前代針灸取穴理論的錯訛,詳述針灸禁忌、主治、刺法、壯數,并附經穴圖。此外,又對《靈樞·經脈篇》作了注釋。本書出版后,統一了各家關于腧穴的不同觀點,并鑄成我國最早的一具針灸銅人模型。該書于1027年刊行后,為了長期保存,又將全書寫成大字,雕刻于四塊石壁上。在1965~1971年北京拆除明代北京城墻時,陸續發現五塊殘石。1983年又在北京朝陽門雅寶路東口發現二塊殘石。版本有明金陵三多齋刻本、清康熙三年刻本等。
上一篇:詩詞曲賦文論·錢謙益
下一篇:小說·鬧樊樓多情周勝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