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典籍·貞觀政要
10卷。唐吳兢撰。約成書于唐玄宗開元十七年(729),另說成于開元末天寶初或開元八年。吳兢(670~749),汴州浚義(今河南開封市)人。本書是一部政書,匯集了唐初的政治言論,實際上是對唐太宗君臣治國經驗的全面總結。在當時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全書10卷40篇,258章,共8萬字左右。具體篇目分別為君道第一,政體第二,任賢第三,求諫第四,練諫第五,君臣監戒第六,擇官第七,封建第八,太子諸王定第九,尊敬師傅第十,教戒太子諸王第十一,規諫太子第十二,仁義第十三,忠義第十四,孝友第十五,公平第十六,誠信第十七,儉約第十八,謙讓第十九,仁側第二十,慎所好第二十一,慎言語第二十二,杜讒雅第二十三,悔過第二十四,奢徒第二十五,貪鄙第二十六,崇儒第二十七,文史第二十八,禮樂第二十九,務農第三十,刑法第三十一,赦令第三十二,貢賦第三十三,辯興亡第三十四,征伐第三十五,安邊第三十六,行幸第三十七,田獵第三十八,災祥第三十九,慎終第四十。全書篇幅不大,內容卻非常豐富,大凡唐太宗當政以后,大臣們論及治國安邦的各種措施,幾乎全予輯錄。對唐初立國方針、君道政體、刑罰貢賦、官品選任、君臣作風、君民關系、道德規范、學本文化、征伐安邊等等,皆有詳細的闡述。在總結“貞觀之治”的歷史經驗時,對唐太宗的政績及其晚年的衰退腐化,均直書不諱,尤為難能可貴。
上一篇:小說·譴責小說
下一篇:書法楹聯·趙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