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典籍·詩詞曲語辭匯釋
近人張相編撰的專釋詩、詞、曲中的虛詞的著作。張相(1877~1945),原名廷相,字獻之。浙江杭州市人。1914年入中華書局,主編文學、歷史、地理教科書等,50歲后開始筆錄唐、宋、元、明時期詩、詞、曲中習用的特殊語辭。60歲后,開始專心于此事,解釋它們的詞義和用法,積八年的功力才作成本書。全書共分6卷,收單字、短語共計標目537條,分詞目八百余條,附目六百余條。本書的體例,每條先釋義,然后舉例,引證廣博、謹嚴,析理嚴密。在詞語釋義方面,作者使用了多種方法,從不同角度訓釋詞義,力求準確、通達。由于詩詞曲的詞語大多來源于口語,作者因而能把文字學、訓詁學、音韻學與古口語結合起來,從而有助于探求詞義的用法和流變,闡明了漢語發(fā)展史上的一些問題。此書也有一定的缺陷,收詞范圍較窄,難免會遺漏,有些詞的解釋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該書所收多為口語,又在詩詞曲詞語收集方面有專長,因而對研究古典文學、語言學以及從事字典編撰工作的人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版本有中華書局1953年版,后人研究本書的著作有王瑛的《詩詞曲語辭例釋》等。
上一篇:詩詞曲賦文論·詩品
下一篇:古代典籍·讀書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