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章回小說
明清長篇小說一種創作體裁。我國古典長篇小說的主要形式。它的特點是分回標目、分章敘事,全書分為若干回(或稱“則”“節”)每回有回目,回目或單句或雙句,雙句則呈對偶形式。我國幾部重要的古典長篇小說如《三國志通俗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等都是章回小說。章回小說的形成,有著較長時間的發展過程。它最早源于宋元講史話本,由于講史故事內容繁多復雜,說書藝人為了講述方便,便采取分段講說、用題目明示內容的方法,這就是最初的分卷分目。被認為最早出現帶有回目的一部話本小說是《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全書三卷十七段,已有分段標題,已具有章回小說體制的雛形。章回小說的回目最初只用單句標目,大約在明中葉以后才出現雙句回目,并逐步定型下來,這時期的長篇小說如《封神演義》、《金瓶梅詞話》都已分回標目,但是字數參差不齊,語言樸拙有余,雅致不足。明末清初,章回體例有了更大的發展,回目采用工整的對偶形式,并且講究平仄押韻,這已經成為固定的形式被作家們采用。《紅樓夢》問世之后確立了八言回目的體例,回目不但妥帖切題,而且醒目概括,文采奕奕。章回體制的確立和發展,是長篇小說藝術形式日趨成熟的一個標志,也是我國古典長篇小說形式上一大民族特色。
上一篇:音樂戲曲·秦王破陣樂
下一篇:古代典籍·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