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魏世家第十四·太史公》鑒賞
吾適故大梁之墟[1],墟中人曰:“秦之破梁,引河溝而灌大梁[2],三月城壞,王請降,遂滅魏。”說者皆曰魏以不用信陵君故[3],國削弱至于亡,余以為不然。天方令秦平海內[4],其業(yè)未成,魏雖得阿衡之佐[5],曷益乎[6]?
【段意】 作者論贊。認為魏國削弱以至于滅亡,并非不用信陵君之故,而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
注釋
[1]適:往。故:舊。墟:指故城。[2]河溝:即鴻溝,古運河名。[3]以:因。[4]天:天命;天意。此指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5]阿衡:即伊尹。商初賢臣,曾助商湯攻滅夏桀。[6]曷(he)益乎:有什么用呢? 曷,何;什么。(蓉 生)
上一篇:《史記·魏世家第十四·景湣王元年[1],秦拔我二十城,以為秦東郡[2].》鑒賞
下一篇:《史記·韓世家第十五·襄王四年,與秦武王會臨晉[1].》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