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先哲、學術流派·施耐庵
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說家。原名耳,名子安,字耐庵。祖籍姑蘇(今江蘇蘇州),后遷居興化(今江蘇興化)。自少博學多通,才華橫溢,凡群經子史、文章詞賦、天文地理、醫卜星相,無所不能。元至順三年(1332)考中進士,曾在錢塘縣(今浙江杭州)做過兩年知縣,因不屑阿附權貴,棄官歸里,閉門不出,專門從事撰述。元末起義領袖張士誠據吳稱王,多次延請施耐庵擔任官職,他拒聘不至。朱元璋建立明朝,也多次召他人京為官,他堅辭不就。與門人羅貫中合力,著《水滸傳》、《三國志演義》、《隋唐志傳》、《三遂平妖傳》等。
《水滸傳》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題材。水滸故事很早就已在民間口頭廣泛流傳,隨后又出現了記載此故事的話本,以及筆記和雜史中多有記載。如元刊《大宋宣和遺事》話本就記述了大段比較完整的水滸故事。施耐庵把有關水滸的故事加以整理,使之簡煉生動,創造了一部優秀的話本小說。《水滸傳》通過生動的描繪,反映了“官逼民反”、“亂由上作”的農民起義的產生、發展和失敗的過程,塑造了梁山好漢的形象,暴露了宋王朝的腐朽、黑暗,揭示了社會矛盾,肯定了農民起義的正義性。該書藝術成就很高,語言簡練,人物性格鮮明,栩栩如生。直到今天,水滸故事仍活躍于舞臺和屏幕間,為人民群眾津津樂道。
上一篇:天文歷法·新儀象法要
下一篇:天文歷法·日食的觀測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