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三蘇”的散文
“三蘇”指宋代的蘇軾和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蘇軾的散文向來同韓、柳、歐三家并稱。他的政治論文如《策略》、《策別》、《策斷》里各篇,從儒家的政治理想出發,廣引歷史事實加以論證,精神上繼承了賈誼、陸贄的傳統;而文筆縱橫恣肆,又顯見《戰國策》的影響。賈誼縱覽戰國秦漢之際的歷史發展,深究治亂的根源,對漢朝的政治提出建設性的意見。蘇軾從小讀書就“好觀前世盛衰之跡,與其一時風俗之變”,他在仁宗末年所進策論同賈誼的精神許多是一脈相承的。他的歷史論文如《平王論》、《留侯論》等是政治論文的另一表現形式。蘇軾集中的書札、雜記、雜說、小賦等,大都夾敘夾議,隨筆揮灑,表現了作者坦率的胸懷,也表現他對人生對文藝的見解和愛好,成就遠在他的政治論文之上。
蘇洵,號老泉。著有《嘉祐集》。散文以議論見長,而簡勁質樸。《權書》、《衡論》等篇,縱談古今形勢及治國用兵之道,帶有戰國縱橫家的色彩。《權書》中的《六國》借六國割地事秦諷刺北宋王朝對遼和西夏的屈辱政策,表現了愛國思想。蘇轍著有《欒城集》,議論文不如父兄,但記敘文卻迂徐曲折,饒有情致,如《黃州快哉亭記》、《武昌九曲亭記》等。蘇軾說他“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杰之氣,終不可沒”。(見《答張文潛書》)
上一篇:音樂戲曲·鼓吹
下一篇:古代教育·三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