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戲曲·清商樂
簡稱“清樂”,它是繼承了相和歌的傳統,在南方民歌“吳聲”、“西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樂種。《清商樂》包括東晉至南北朝所存的相和諸曲及經過藝術加工的“吳聲”、“西曲”。清商樂有多種多樣的伴奏形式,“吳聲”通常用箜篌、琵琶和篪組成的小型樂隊伴奏。有時也單用一件箏伴奏。有時是用箏和一種叫“鈴鼓”的打擊樂器伴奏。歌者不奏樂器,站在伴奏者身邊表演,稱做“倚歌”。《清商樂》中的“吳聲”、“西曲”,多為五言四句一曲,比較齊整。也有少數歌詞是長短句。從曲式上看,曲前有引子,末尾有尾聲,稱為“和”或“送”。《清商樂》中的大曲稱“清樂大曲”,其曲式結構分為三個部分:開頭的序曲稱“四部弦”或“八部弦”,為四至八段的器樂演奏;中間是全曲主體,由多段聲樂組成,每段結尾有“送”的尾句,稱為“送歌弦”;結束部分由若干器樂段組成,稱為“契”或“契注聲”,《清商樂》的宮調系統與相和諸調相同。
上一篇:醫學·淳于意
下一篇:詩詞曲賦文論·清詩別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