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鞋記警貴新書
清代白話長篇諷諭小說。一名《繡鞋全傳》、《警貴新書》、《葉戶部全傳》,又名《贈履奇情傳》。四卷二十回。署“烏有先生訂”,其真實(shí)姓名及生平不詳。成書于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前。
現(xiàn)存主要版本有清蝴蝶樓刊本,藏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上海書局石印本,藏蕪湖市圖書館。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蝴蝶樓刊本,1994年春風(fēng)文藝出版社“中國古代珍稀本小說”排印蝴蝶樓刊本。
莞邑土豪葉蔭芝,曾任戶部主事,現(xiàn)居家守孝。妻何氏,生一女許配給李鷯舉之子。妾伊氏,十分得寵。葉蔭芝壽辰,大擺宴席,宴罷留下鄧清與葉潤澤,蔭芝親家李鷯舉來到,四人臭味相投。蔭芝聞?wù)f城中美女如云,讓鄧清在城中幫他租一宅子。一日,蔭芝游玩遇見孀居在家的張鳳姐,被她的美色迷住。李鷯舉獻(xiàn)計(jì),請寶蓮庵內(nèi)尼姑粲枝、亞左相助。兩人花言巧語,挑動鳳姐春心,乘機(jī)舉薦葉蔭芝,約定次日相會。亞左向蔭芝報喜,蔭芝大為高興,兩人茍合。次日,蔭芝與鳳姐正說得情熱,鄧清帶人找走蔭芝,鳳姐一人落寞而回。土豪萬人惡因搶人妻妾受到告發(fā),官兵前來捉拿。鄧清將蔭芝請去,以權(quán)勢嚇走官兵,萬人惡取出白銀一千六百兩相酬。
鳳姐與嫂嫂陳氏去禪院游玩,蔭芝得到粲枝通報,趕去闖進(jìn)房間,同鳳姐姑嫂相見。陳氏洞察他的心事,從中撮合,兩人佛前發(fā)誓,互換信物。不久,蔭芝請新棠向鳳姐父母提親,恰好鳳姐父親張木公來到,新棠提親,木公不樂。鳳姐之兄張良雪,性格粗暴,聽說妻子陳氏同鳳姐在寶蓮庵之事,暴跳如雷,將妻子拳打腳踢,逐回娘家,又將鳳姐幽禁。
蔭芝隨侄兒亞狄回家。兩人橫行鄉(xiāng)里,欺詐貧民,勒索鄰里,沖散官兵。他與鷯舉、亞狄合謀一計(jì),帶人四處挖墳,盜取十二具尸骨存放家中,被害者投訴無門,只好請李鷯舉調(diào)停,每家出三百兩白銀領(lǐng)回尸骨。蔭芝三人平分贓財。
蔭芝聞?wù)f鳳姐憂思成病,忙搬回城里,請鄧清妻子黎氏出謀劃策。黎氏假裝倪家奶奶去接鳳姐出來游玩,將鳳姐帶到南江,蔭芝早已在此等候。蔭芝與鳳姐在一偏僻處租房住下。兩月后,蔭芝不見有人來尋,與鳳姐搬回莞邑。鳳姐認(rèn)為此時生米已煮成熟飯,讓蔭芝拜見父母,以求和解。蔭芝找鄧清協(xié)商,鄧清讓他備足禮物,負(fù)荊請罪。蔭芝同鄧清來到張宅,花言巧語地向岳母張奶請罪。張奶回心轉(zhuǎn)意,款
清蝴蝶樓刊本《繡鞋記警貴新書》扉頁書影
清蝴蝶樓刊本《繡鞋記警貴新書》正文書影
待兩人。木公回來后,張奶說明原委,木公大怒。莞邑黃成通家資巨萬,為人和善,夫婦相得和諧。成通有一族叔黃顯國,不務(wù)正業(yè),敗盡家產(chǎn),去道院帶發(fā)修行,常常向成通挪用銀兩。一日又去借銀,碰了釘子,心中憤恨,想報復(fù)黃成通,便去找葉蔭芝商量計(jì)策。蔭芝借給顯國三百兩白銀,讓顯國寫明字據(jù),以黃成通的田畝作抵押。數(shù)月后,蔭芝見黃顯國不再露面,派家丁去黃成通田中搶割田禾果木,以償還利息。黃成通聞訊,氣得昏厥過去。母親葉氏勸他息事寧人,成通心中不平,要去找蔭芝問個明白。蔭芝見成通詢問割禾之事,便將顯國借銀抵押之事說了一遍。成通大怒,蔭芝也變臉,與亞狄一起辱罵毆打成通。成通懷恨離去,到家已氣得面色如土,口不能言。田客見顆粒不收,齊向黃家討還工錢耕本,葉氏深明大義,拿出三百銀兩分給眾人。
蔭芝帶人拆除成通園屋,葉氏聞訊出來論理,蔭芝口出惡言。元宵節(jié)成通出外游玩,亞狄命家仆毆打成通,路人深表同情,將成通送回家中。葉氏讓成通找顯國向蔭芝贖回票據(jù),但顯國數(shù)月前出門云游,至今未歸。葉氏親攜三百兩白銀去葉家討還票據(jù),蔭芝聲稱此事只能由黃顯國親自辦理,將葉氏趕出家門。黃成通得知消息,又一次氣得昏厥過去,半夜自縊身亡。
成通摯友黎爺聞噩耗,前來憑吊,在靈前許諾替成通伸冤。他連夜寫出狀詞,黃家婆媳準(zhǔn)備赴省告狀,不料媳婦陳氏分娩,產(chǎn)下一個男孩,告狀之事只得暫時擱下。
一日,蔭芝在外飲酒鬧妓,鳳姐獨(dú)宿,夢見一鬼披頭散發(fā),前來索命,遂驚醒。天明蔭芝回來說出黃成通之事,她更加憂心忡忡。葉氏攜狀紙鳴鼓喊冤,縣主準(zhǔn)狀,以設(shè)宴為名,誆來蔭芝,將他押赴省里受審。張鳳姐聞訊,慮及株連,自尋短見。寶蓮庵女尼大罵兩徒玷辱佛門,亞左畏罪自殺,粲枝被逐出山門。
黃成通案同奸拐張氏案及發(fā)掘墳冢案齊發(fā),葉蔭芝被判絞刑,秋后執(zhí)行。黃顯國、葉潤澤、葉亞狄、李鷯舉等人各受懲罰。
葉氏婆媳前去黎家表謝,黎母將孫女許配黃家小兒,兩姓聯(lián)姻。張良雪之妻陳氏被逐回娘家后,皈依佛門,入清真寺修行。鳳姐托夢,要求嫂嫂替自己誦經(jīng)懺愆。陳氏師父同眾道友為鳳姐禮懺,超度功德。鳳姐向鄧清之妻黎氏索命,黎氏身亡。
蔭芝經(jīng)過秋審,被押赴刑場,妾伊氏攜子祭奠,蔭芝囑咐兒子好好做人。蔭芝死后,閻君審案,李鷯舉、葉潤澤、葉亞狄等人的生魂也被勾來受審。最后所有為非作歹者都遭受報應(yīng),或上刀山下油鍋,或來生化龜做虎。
上一篇:《繡球緣》介紹|賞析
下一篇:《續(xù)俠義傳》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