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家法
漢代儒生傳授經學,皆用口授,各成一家之學。如傳《易》的有田生,傳《尚書》的有伏生等。數傳之后,句讀訓義互有歧異,分為各家,如傳《易》的后有施、孟、梁三家;再后,家內又分家,如施氏有張、彭二家,孟氏有翟、孟、白三家……其它各經也如此。師所傳授,弟子一字不能改變,界限甚嚴,稱為家法。《后漢書·儒林傳序》載有:“于是立五經博士,各以家法教授。”太學中博士若背離家法,將被驅逐出太學。至東漢末年,許慎、鄭玄治經學,兼通古今,打破了家法限制,變專門為博通,有宗主而無門戶。后至唐朝,學者雜取諸家義訓,撰《五經正義》,家法才基本消亡。
上一篇:圖書編輯出版·官修書目
下一篇:書法楹聯(lián)·寒山帚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