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歷法·十六時制
在殷代甲骨文中,目前發現有22個與時刻有關的稱謂,有人把它們排列起來,旦——朝(包括大采)——食日——中日——昃——郭分——小食——萌(包括小采)——會(包括)——昏——桃——往——夕——寤——夙,這就是最初的所謂的十六時制,這十六個時段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十六時制在戰國時仍然使用,云夢秦簡《日書》及放馬灘秦簡《日書》都能證明這一點。放馬灘秦簡《日書》中列出了十六個時段的名稱:平旦——晨——日出——夙食——日中——日西——日西下——日未入——日入——昏——暮食——夜暮——夜未中——夜過中——雞鳴。這十六個時段在一天的分布是均勻的,和商時已不同。十六時制在漢代仍然通行。十六時制各個時段的名稱,各書所記載有不同之處,如一種排法是:夜半——雞鳴——晨時——平旦——日出——蚤食——東中——日中——西中——餔時——下餔——日入——昏時——夜食——人定。十六時制在漢以后就逐漸消失了。
上一篇:醫學·醫方集解
下一篇:天文歷法·十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