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戲曲·元代雜劇與南戲·王實甫
王實甫(生卒年不詳,約生于金亡(1234)以前),一說,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從他的散曲《退隱》的“百年期六分到手”的曲辭中得知,他至少活到六十歲以上。從這個材料還可知他曾經出仕而后歸鄉的,但官職不高,當是中級官員。從明初賈仲明的吊詞看,王實甫在當時文壇上,就享有盛名,又嘗混進青樓、勾欄,多與演員歌伎們往來,是一個熟悉下層社會生活的士人。
據鐘嗣成《錄鬼簿》著錄,王實甫共寫過雜劇十四種,現存有《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呂蒙正風雪破窯記》、《四大王歌舞麗春堂》全本三種,還有殘本《蘇小卿月夜販茶船》、《韓采云絲竹芙蓉亭》兩種。另存散曲數首:【高調·集賢賓】套曲、【堯民歌·別情】兩首和【山坡羊·春睡】一首等。
王實甫劇目告知人們,他大多數劇作都是以“兒女風情”為題材的,現存的愛情戲,大都敢于揭露封建勢力對年青一代的壓迫,歌頌青年男女爭取自由幸福婚姻的斗爭。這些劇作在歷史上起過進步作用,并對后世劇壇有著深遠影響。新中國建立后,京劇和一些地方戲,以至電影,都曾改編他的作品,繼續在舞臺上搬演,可見其影響至大至遠。他和關漢卿分別開創了中國戲劇史上“本色”和“文采”兩個重要流派,對后世明、清戲劇流派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上一篇:中國古典戲曲·元代雜劇與南戲·高明
下一篇:中國遠古神話傳說作品·山海經·鯀禹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