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詩·中晚唐詩歌
唐代中后期,王朝的鼎盛期已過,但詩歌創作仍未衰歇,先后出現了韓愈、柳宗元、張籍、李賀、白居易、元稹、劉禹錫、杜牧、李商隱、溫庭筠、杜荀鶴等等風格不一的杰出詩人。他們的詩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唐帝國走向衰落過程中的危機和民間苦難,藝術成就很高,對后世影響也很大。
韓愈是散文大家,同時也是著名詩人。他最崇拜李、杜,但并未亦步亦趨地去摹擬他們,而是通過自己的探索創出獨特的風格。韓詩的特點是求奇避俗,與他的好友孟郊一道被稱為“韓孟詩派”。他的《山石》是其詩歌代表作之一:
山石犖〔luo落〕確行徑微,
黃昏到寺蝙蝠飛。
升堂坐階新雨足,
芭蕉葉大梔〔zhi之〕子肥。
僧言古壁佛畫好,
以火來照所見稀。
鋪床拂席置羹飯,
粗糲〔li利〕亦足飽我饑。
夜深靜臥百蟲絕,
清月出嶺光入扉。
天明獨去無道路,
出入高下窮煙霏。
山紅澗碧紛爛漫,
時見松櫪皆十圍。
當流赤足踏澗石,
水聲激激風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樂,
豈必局束為人羈。
嗟哉吾黨二三子,
安得至老不更歸?
20句詩,等于一篇完整的游記。開頭把讀者的想象從崎嶇的山路上,引到黃昏的寺廟中,恍惚看到迷茫的夜空中翩然來去的蝙蝠。作者很愜意地坐在臺階上休息,看到雨后的梔子生意盎然,這該能引起人們多少有趣的遐想呵。接著寫看壁畫,吃飯,夜宿,直寫到第二天下山。這時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高低上下難以找尋的山路,兩旁山花爛漫,澗水呈碧,佳木蔥籠,再到清澈的澗水里洗洗腳,涼爽的風吹到身上,該是多么快慰!最后四句是議論:人生里這就是快樂,何必去當那個官兒,讓人管束呢?我們一伙的那幾位朋友啊,你們能到老都不辭官歸來嗎?這首詩寫的全是眼前景物,選擇、敘述恰到好處,語句峭拔,意境清新。
李賀也是一位有名的詩人。他的詩受韓愈影響,但風格又不同于韓愈。其詩想象豐富,形象怪特,辭語瑰麗,常把鬼魅題材寫得陰森可怖,被稱為“鬼才”。據說他為了寫出好詩,常帶一個小奴騎驢出游,想出好句就趕緊寫下來投入一個破錦囊中,回家再點染成篇。他的《南園》詩之一,抒發了他作為詩人的幽憤:
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
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
中唐時代成就最高的詩人是白居易。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字樂天,半生為官,與好友元稹齊名,被稱為“元白”。他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與元九書》),即詩文要為時代服務,為現實服務。這種明確的理論是相當進步的。他熟悉和同情百姓疾苦,他的政治諷諭詩《新樂府》50首和《秦中吟》10首,都是為民請命的好作品。我們讀《秦中吟》中的一首《輕肥》:
意氣驕滿路,鞍馬光照塵。
借為何為者,人稱是內臣。
朱紱〔fu浮〕皆大夫,紫綬悉將軍。
夸赴軍中宴,走馬去如云。
樽罍[lei雷]溢九醞,水陸羅八珍。
果掰[bai]洞庭橘,膾切天池鱗。
食飽心自若,酒酣氣益振。
是歲江南旱,衢[qu渠]州人食人!
唐代政治腐敗的根源之一,就是太監專權。這首詩就是諷刺宦官的。他們穿紅佩紫,騎著高頭大馬耀武揚威地去到軍隊里赴宴,飲罷美酒佳釀,吃完山珍海味,得意洋洋,精神亢奮,旁若無人。詩的最后筆鋒突然一轉:這年江南大旱,衢州(今浙江省衢縣)出現了人吃人的慘劇!沒有一句議論,思想已鮮明地表達出來:原來這幫國賊吃的是人民的膏血!《秦中吟》、《新樂府》之外,同類的詩作還有很多,如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寫的《代賣薪女贈諸妓》:
亂蓬為鬢布為巾,曉踏寒山自負薪。
一種錢塘江上女,著紅騎馬是何人?
李商隱和杜牧是晚唐詩人中的佼佼者。杜牧的清新明麗的抒情小詩,廣為人知。李商隱擅長律絕詩,常以歌詠歷史題材來諷諭現實。我們讀他一首《隋宮》:
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
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
地下若逢陳后主,豈宜重問后庭花?
.唐代詩歌,無論就其作者之眾多、題材之廣泛,還是就其藝術之高超、影響之深遠來說,都是空前的。我們要繼承和研究這份寶貴的遺產,吸收其精華,期望有一天再創造出一個中國詩歌的新高峰。
上一篇:兩漢魏晉南北朝詩·兩漢魏晉南北朝文人詩
下一篇:清代的詩·晚清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