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華清
鄧廷楨
中秋月夜,偕少穆、滋圃登沙角炮臺絕頂晾樓[1]。西風冷然,玉輪涌上,海天一色,極其大觀,輒成此解。
島列千螺,舟橫萬鹢[2],碧天朗照無際。不到珠瀛[3],那識玉盤如此。劃秋濤[4],長劍催寒;倚峭壁,短簫吹醉。前事,似元規嘯詠[5],那時情思。
卻料通明殿里[6],怕下界云迷,蜃樓成市。訴與瑤閶[7],今夕月華煙細。泛深懷,待喝蟾停[8];鳴畫角,鞏驚蛟睡。秋霽,記三人對影[9],不曾千里。
【賞析】
此為賞月之作。時值詞人與關天培、林則徐共同完成“虎門銷煙”這一歷史壯舉,并擊退英軍進犯之際,故而格調暢快,逸興縱橫,一氣呵成。
詞人偕友夜登炮臺,明月朗照,千島萬船,壁峭劍寒。醉吹短簫,英豪之氣陡添。此時此境,不禁憶起東晉名將庾亮與僚屬登臨武昌南樓歡詠韻事,產生共鳴。至此,詞人神思飛揚,遐想無邊:今夜中秋月明,實乃天公體察,特意關照而為之。如此良辰美景,怎忍辜負,且學李賀“酒酣喝月使倒行”(《秦王飲酒》),再來交錯觴籌、吹鳴畫角以盡歡吧。但轉而顧念月明夜靜,竟不忍擾之。詞人意興飛揚,思緒瞬息數轉,可見心情之激越。詞末反用謝莊《月賦》中的名句“美人邁兮音塵絕,隔千里兮共明月”,以表達三人歡飲之愉悅。“記三人對影,不曾千里”,流露出英雄志同之感和克敵制勝之信念,空谷絕響,余味無窮。通首壯闊恢宏,氣勢磅礴,語言明快暢朗,豪氣自透。
鄧廷楨詞所存無多,其所托甚遠。譚獻《復堂日記》謂其“忠誠悱惻,咄昔乎騷人,徘徊乎變雅,將軍白發之章,門掩黃昏之句,后有論世知人者,當以為歐(陽修)、范(仲淹)之亞也。”
【注釋】
[1] 少穆:林則徐,字少穆。滋圃:關天培,字滋圃。沙角炮臺:在廣東虎門海口。
[2] 鹢:水鳥,古時船頭常以之飾。
[3] 珠瀛:瀛海。
[4] 玉盤:指月亮。
[5] 元規:晉庾亮,字元規,駐守武昌,嘗登臨南樓。
[6] 通明殿:傳為玉皇宮殿。
[7] 瑤閶:天門。
[8] 蟾:指月亮。
[9] 三人對影:李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上一篇:《張先·更漏子·婉約詞》賞析
下一篇:《柳永·望海潮·豪放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