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學的文獻·宋代文學與歷史文獻·書目
《郡齋讀書志》20卷,(宋)晁公武撰 這是我國現存最早、具有解題的私家目錄書。宋代有衢州本、袁州本兩個版本系統,加上趙希弁的《讀書附志》,除去重復,共著錄書籍1492部,其中宋人詩文別集、詞集、總集占有很大比重,不少書久已散佚,賴此可了解其基本情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孫猛《郡齋讀書志校證》,以合校的方式,即以衢本為底本,合校以袁本,參校以現存《讀書志》善本、《文獻通考·經籍考》等,又將趙希弁的《讀書附志》2卷附刊于后,是最便使用的通行善本。
《直齋書錄解題》22卷,(宋)陳振孫撰 原書56卷,現存元抄本4卷、清抄本20卷。乾隆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編為22卷,即現傳本。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徐小蠻、顧美華點校本,以大典本為主,參校各本,為通行善本。陳氏為宋末人,所著錄的宋人著作也訖于宋末,與《郡齋讀書志》一樣,都是研究宋代文學必查的重要目錄書。
《四庫全書總目》200卷,(清)紀昀等撰 收入《總目》的每部書,都作有解題,故又稱《四庫提要》。提要敘述作者生平,該書體例、內容,并有簡略評價,雖不免時有錯誤,但正如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序錄》所說:“就其大體言之,可謂自劉向《別錄》以來,才有此書也。”故學術價值很高。其中宋人別集、總集、詞集部分,大體上包括了現存的全部宋人集子(只有少數漏收),尤其是久已失傳、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的集子,彌足珍貴。有中華書局影印本,頗易得。
《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20卷,(清) 瞿鏞撰 瞿鏞的父親瞿紹基素喜藏書,創鐵琴銅劍樓。瞿鏞克承父業,肆力搜求,藏書達十萬余卷。《藏書目錄》著錄的每部書都有解題,載其行款,陳其同異,是目錄書的佳作。解放后,鐵琴銅劍樓藏書大多捐贈今國家圖書館,不少成為該館藏書的精品。有中華書局1990年影印本。另,瞿氏后人瞿良士輯有《鐵琴銅劍樓藏書題跋集錄》,匯集三百八十多種藏書的諸家題跋,極有參考價值,1985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皕宋樓藏書志》120卷、《續志》4卷,(清)陸心源撰 陸氏酷好異書,平生搜書十五萬余卷。其皕宋樓專藏宋元精槧及名人手抄手校本。《藏書志》《續志》著錄的多是陸氏珍藏秘本,每書除載書名、卷數、刊本之外,又錄宋、元人序跋全文。凡《四庫全書總目》、阮元《四庫未收書目提要》未著錄的,陸氏逐一撰寫解題。惜在陸心源身后,藏書被其子悉數賣與日本巖崎氏,今藏東京靜嘉堂文庫。陸氏另有《儀顧堂題跋》16卷、《續跋》16卷,對各書版本有精到的考證。上述藏書志及題跋,今皆有中華書局影印本。
《善本書室藏書志》40卷,(清)丁丙撰 丁丙撰有《八千卷樓書目》,是其藏書總目;此書則專記所藏宋元刊本、名抄名校本、重要稿本,明初以來的重要古籍及鄉邦文獻。每書都有解題,敘述該書著者的生平事跡,書籍內容,流傳及版本情況等。丁氏書最終售與江南圖書館,即現在的南京圖書館。有中華書局影印本。
《楹書隅錄·初編》5卷、《續編》4卷,(清) 楊紹和撰 山東聊城楊氏藏書樓“海源閣”庋藏豐富,向有“南瞿北楊”之稱。《楹書隅錄》初編、續編著錄所藏善本,詳記版本,錄有印記,間附序跋。惜海源閣書因兵禍損失嚴重。有中華書局影印本。
上述常熟瞿氏、歸安陸氏、錢塘丁氏與聊城楊氏,有“清季四大藏書家”之稱。四家藏書目錄中,宋人文集部分占集部書的很大比重,資料翔實,是宋代文學研究者必備的參考書。
今人對現存宋人文集(包括詞集)的著錄,凡刊入叢書的,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中國叢書綜錄》,檢索很方便。近年出版的古籍善本書目,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中國古籍善本書目》(集部)最為重要,該書著錄了全國主要圖書館收藏的古籍善本,并注明何本藏于何館。此外,對現存宋人文集目錄、版本的集中整理與研究,則有沈治宏編《現存宋人別集版本目錄》(巴蜀書社1990),劉琳、沈治宏編《現存宋人著述總錄》(巴蜀書社1995),以及饒宗頤《詞集考》(中華書局1992)、祝尚書《宋人別集敘錄》(中華書局1999)《宋人總集敘錄》(中華書局2004)等。
上一篇:宋代文學·宋代文學批評·嚴羽及其《滄浪詩話》
下一篇:遼金元文學·元代文學的文獻·元代戲曲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