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學與社會文化
了解和研究任何一個時期的文學,恐怕都不能不聯系當時的政治。這除了因為文學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作家頭腦中反映的產物,而政治是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外,還因為一定時期的政治總是或直接或間接地對這一時期的文學施加影響,不容你不去關心。由于各個時期的政治環境不同,文學與政治的關系也就呈現出各自不同的特點,因而各個時期的文學與政治的關系的研究也就有了各自不同的內容。
近百年來,明代文學與明代政治的關系始終是明代文學研究者關注的課題,甚至也是歷史學家和政治學家關注的課題。盡管歷史學家和政治學家們所關心的主要是明代高度發展的中央集權、惡性膨脹的皇權意識,以及特務政治和宦官專權等等社會政治問題①,但他們常常將自己的研究擴展到文學領域,啟發著文學研究者的思考。文學研究者們也比較自覺地將文學與社會政治相聯系,挖掘明代文學材料的社會政治內涵,說明明代政治對文學的影響,從而加深對明代文學的認識和理解。這種研究既有宏觀的,即從總體上把握整個時代或一個時期的文學和政治的基本關系;也有微觀的,即就某一具體作家、作品或文學現象解讀文學與政治的關系。然而,就總體狀況而言,人們主要是將政治作為文學的一個背景加以關注,很少把文學與政治的關系作為論題來單獨進行探討,因而像須尊的《晚明文與政治》(《鞭策周刊》第1卷第2期[1932])這樣直接探討文學與政治關系的論文并不多見。當然,在把握某一時期的文學特點或研究某一作家作品的時候,受“知人論世”傳統思想方法的影響,學者們總會自覺不自覺地將文學與政治聯系起來,從而使明代文學與政治成為一個經常性話題。
下面,我們就百年來學者們比較關注的明代文學與政治的幾個重點問題擇要予以介紹。
注釋
① 如丁易《明代特務政治》(中外出版社1950,群眾出版社1983)、楊蓬藩《明代中央政治制度研究》(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黃仁宇《萬歷十五年》(中華書局1982)、王其榘的《明代內閣制度史》(中華書局1989)、王春瑜《明朝宦官》(紫禁城出版社1989)等。
上一篇:宋代文學與社會文化
下一篇:清代文學與社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