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文學的文獻·隋唐五代文學的典籍·詞集·今存唐五代詞集和保存唐五代詞較多的宋元詞籍
《云謠集雜曲子》,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詞集。見于敦煌遺書,有兩個寫本,即斯1441卷和伯2838卷,各存半卷,適可拼成完集,存詞30首,且多為詞體成熟的長篇詞作,具有明顯的民間風格。最初由日本狩野直喜發現斯卷,早期錄本僅該卷18首。朱祖謀始拼合成全卷,由龍榆生刻入《彊村遺書》。此后從事研究校錄的學者多達數十人,后述各種唐五代詞全集均收入。陳人之、顏廷亮編《云謠集研究匯錄》(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收錄了大多數研究成果。
《花間集》10卷,后蜀趙崇祚編選。錄晚唐五代18家詞500首,以前后蜀作者居多。此書是傳世的第一部文人詞總集,影響很大,版本亦多。現存宋本三種,即紹興十八年(1148)刊晁謙之跋本(文學古籍刊行社影印)、淳熙鄂州刊公文冊紙本(有四印齋影刻本)和開禧刻本(毛晉汲古閣刊本和《四庫全書》本均出此本),后世刻本尤多。今人李一氓《花間集校》(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備校各本,較為通行。注本有李冰若《花間集評注》(開明書店1935)、華連圃(鐘彥)《花間集注》(商務印書館1934、中州書畫社1983)、李誼《花間集注釋》(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沈祥源、傅生文《花間集新注》(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等。
《尊前集》,宋初人編,編者不詳。錄唐五代至宋初36人詞289首,選詞范圍較《花間集》為寬,保存了不少唐五代詞人的作品。明代所傳一卷本有吳訥《唐宋名賢百家詞》本和梅禹金藏抄本,朱祖謀據后者刻入《疆村遺書》;二卷本有萬歷間顧梧芳刻本。今人蔣哲倫有校點本(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
《金奩集》,從《花間集》錄溫、韋、及歐陽炯等詞142首,分宮調編纂,可見宋代詞作歌唱情況。有《疆村遺書》本,蔣哲倫校點本《尊前集》將其附錄。
《陽春集》1卷,南唐馮延巳的詞集,宋嘉祐三年(1058)陳世修編,為今存最早的詞別集。收詞120首,其中已有與《花間集》和歐陽修互見之作。有《唐宋名賢百家詞》本和《四印齋所刻詞》本。注本有陳秋帆《陽春集箋》(南京書店1933)、孫人和《陽春集校證》(藏湖北圖書館)和曾昭岷《溫韋馮詞新校·陽春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南唐二主詞》1卷,編者不詳。南宋始見著錄,存中主詞4闋、后主詞33闋。有《唐宋名賢百家詞》本和毛晉汲古閣舊抄本。注本有清劉繼增《南唐二主詞校箋》(無錫圖書館1918)、唐圭璋《南唐二主詞匯箋》(正中書局1936)、王仲聞 《南唐二主詞校訂》(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詹安泰《李璟李煜詞》(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等,均各有增補。
《唐宋諸賢絕妙詞選》10卷,即《花庵詞選》,僅第1卷錄唐五代詞,共26家,余9卷皆宋詞。有《四部叢刊》影印明翻宋本。
另有德誠《船子和尚撥棹歌》(有清刻本,又收入元刻《機緣集》)、易靜《李衛公望江南》(有明萬歷辛自修刊本和幾種抄本),借詞體以言禪機兵要,雖時代較早,文學價值并不高。
上一篇:清代文學·清代小說文獻·清代文言小說文獻·書目
下一篇:先秦兩漢文學與地域文化·《詩經》與地域文化·從《詩經》看三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