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三君
【出典】 《后漢書》卷六七《黨錮傳序》:“自是正直廢放,邪枉熾結,海內希風之流,共相標榜,指天下名士,為之稱號。上曰‘三君’,次曰‘八俊’,……竇武、劉淑、陳蕃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南史》卷五九《任昉傳》:“昉好交游,獎進士友……坐上客恒有數(shù)十。時人慕之,號曰任君,言如漢之三君也。在郡尤以清潔著名。”
【釋義】 東漢名士竇武、劉淑與陳蕃受到時人推崇,被合稱為“三君”。后世常用“三君”稱喻以名節(jié)享譽的人。
【例句】 三俊才名,三儒文學,更有三君清節(jié)。(無名氏《喜遷鶯·賀生第三子》3775)這里借“三君”為襯托,稱美友人一門三子不凡。
上一篇:典故《三嘆》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三呼》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