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學與社會生活·明代諸體文學中之社會生活內容的反映·鄉宦及其子弟對基層社會秩序影響之一斑
鄉宦通過科舉取得了功名,其中的許多人做了高官,他的家族、鄉里和地方政府便對他另眼相看。告老致仕后,這種影響力絲毫不減。所以,他的善惡和舉措對基層社會的波動是如影隨形的。鄉宦的這種影響力不只限于本人,其子弟和奴仆也會在他的這把保護傘下做出各種舉動來。國家范圍廣大,其交通、通訊等管理國家的技術手段卻極其落后,這就決定了以鄉宦為核心的家族統治在基層社會控制中存在的必要性。而鄉宦的行為因其政治聲望和其所處天高皇帝遠的區位有時惡性膨脹,嚴重威脅著基層民眾的基本生存環境。好、惡的不同行為對基層社會秩序產生著正反兩方面明顯不同的結果。正因這種現象在現實中的普遍存在和重要作用,日本學者在對中國社會的研究中敏銳地抓住這一重點切入研究,提出了所謂鄉紳論,并引發了國內更多學者對這一問題的關注和探討。關于鄉宦對基層社會的正面作用在小說中的例子不擬列舉,只就其負面影響姑舉一例。在小說《平妖全傳》中載南直徐州沛縣的一個快嘴老兒對名叫萬人敵的說道:
近日有一樁大沒理的事,到也好笑。俺縣里有個董尚書,公子叫做董一經,他諢名叫做董鐘。你說他怎的叫做董鐘? 他性如烈火,就似懸掛的一口鐘,挽著他些兒便嗡的響起來。俺這周道爺惹空頭禍,如今撞了他一槌了,怎么是好!他平日霸占良家子女,放子母債,準折人家田產,羊羔起利,倚勢欺貧。縣官是他家小廝,但是少他利債遲了一日,就送在縣中拷打,那怕他就賣兒女、妻子,比官錢糧還不同也,沒一個敢議論他。這的不是不成世界了? 他前日往莊上去,打從周老爺莊上過,他的莊子與周老爺鄰田合界,田上也被他侵占了些去也,不敢則聲。前日因他經過,周老爺請他吃茶,就留酒飯管待他。客官,你曉得莊戶人家有甚么內外,那周老爺有個女兒喚做如玉,雖然沒有母親,卻是個端莊的,今年十七歲了,聘與前莊劉道人家大兒子劉成為妻,那日他出來打麥場上走走,果然標致。這董公子看見他生的好,就要求他為妾,對周老爺說:這個女兒是那家的?周老爺答曰:是愚下小女。董公子問:可曾聘人否?周老爺回曰:已聘與前莊劉家了。董公子曰:老師不棄,學生到與你做個女婿。周老爺回曰:一家女兒止許得一家,那里又許得別一家? 一經曰:學生做門婿,強如要那村夫。周老爺便回他:你是詩禮門第,豈不知禮?那里做得這樣非禮的事。一經就起身曰:你鄉下人,甚么禮不禮,我揀一個好日子行了禮來娶便了。①
尚書的兒子董一經性格暴戾,憑恃其父的地位,胡作非為。董一經之所以斗膽做出這些非法無理的舉動,無疑與他父親的身份地位以及他缺乏教養有關。而這種縉紳子弟的行為卻危害一方,直接影響了基層民眾生活的正常和秩序的安定。這個事例只是當時此類情況的縮影,從中可以窺知明代后期某些鄉宦豪橫鄉里之一斑。
注釋
① 清隱居士《皇明通俗演義七曜平妖全傳》卷一,第12回《董子強婚》。
上一篇:隋唐五代文學·隋唐五代小說·隋唐小說的藝術魅力·豐滿多彩的人物形象
下一篇:清代文學·清代小說文獻·清代文言小說文獻·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