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江晚眺圖
明·朱端作
絹本設(shè)色
縱一六九厘米
橫一○七.三厘米
藏故宮博物院
朱端是明代正德年間的宮廷畫家,擅長山水。他的畫,一方面受當時流行宮內(nèi)的南宋院體畫風影響,近馬遠,另一方面也有專學(xué)北宋郭熙的一路。《煙江晚眺圖》就是這類山水的代表作。本幅署款“朱端”,鈐“克正”、“辛酉征士”、“欽賜一樵圖書”三印。
畫面左半作高遠景色,山峰巍峨,直沖霄漢,煙靄掩映山腳,更顯高不可測。隔山坡地翠樹蔥蘢,松柏蒼勁,山勢、樹姿均具雄偉之態(tài)。右半連岸的江面則繪一望無際的平遠景色,近景兩士眺望,中景板橋、村落,遠景舟帆、水鄉(xiāng),景致開闊清曠,更多疏秀之致。畫家將北宋郭熙山水的雄奇、繁復(fù)、精密等特點與南宋院體山水的簡潔、空曠、疏朗等格局有機結(jié)合起來,創(chuàng)造了有別于宋代院體的明代院體畫風。盡管作品的諸多畫法都仿效郭熙,如勁峭的山石、奇異的峰頭、盤虬的樹干、蟹爪的枝杈等等,但用筆、布局、氣勢都是雄中含秀,整飭中見隨意,反映了明畫的時代風貌。這些專仿宋代院體的明室宮廷畫家,雖未有新的重大創(chuàng)格,但在繼承和發(fā)展傳統(tǒng)方面仍有一定建樹,使宋代院體畫的風貌得以發(fā)揚,并在一定程度上對后世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同時從圖中點景人物的人事活動來看,既有閑眺、覓句的詩人墨客,又有罱泥、行旅的漁夫商人,雅俗共聚一境,各得其所,這也是明代院體山水的一個特色。
煙江晚眺圖
上一篇:《桂菊山禽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山茶水仙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