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菊山禽圖
明·呂紀作
絹本設(shè)色
縱一九○厘米
橫一○七厘米
藏故宮博物院
明代畫院花鳥畫以南宋院體為基礎(chǔ)而有所發(fā)展,設(shè)色濃艷而筆墨健闊。《桂菊山禽圖》就是體現(xiàn)了這樣的畫風。
畫面上丹桂的樹干斜傾一側(cè),并將主干伸出畫幅之外,然后又從畫外上方斜入畫內(nèi)。樹的上端繁花滿枝,似乎讓人感到那金桂的幽香陣陣,沁人心脾。由于樹干重心偏向右側(cè),作者在桂樹向左伸出的叉枝上安排了兩只八哥、一只綬帶鳥,用來平衡了畫面。這兩只八哥和樹干右側(cè)的另一只八哥正張著黃色的小嘴,或歌喉婉轉(zhuǎn),或啁啾歡叫。畫面左下角三只綬帶鳥晃動著色彩艷麗、富有彈性的長尾,在草叢中爭食螞蚱,顯得熱鬧有趣,生氣盎然。除此而外,又安置了山石和一簇盛開的菊花,那潔白的花朵和上方金黃的丹桂相互映發(fā),使色彩益見豐富,香氣更為濃馥。
整個畫面表現(xiàn)出秋野景致的一角,顯示出秋高氣爽、萬類霜天爭自由的絢爛秋光。
此圖色彩濃重艷麗,山石出以斧劈法,棱角方硬,和細筆工繪的花、葉、鳥的制作,產(chǎn)生強烈對比,達到粗則獷厲,細則精微,和諧統(tǒng)一。
作品的不足之處是八哥與綬帶鳥之間缺少有機的聯(lián)系。這反映了皇家貴胄多半要求畫得繁多華麗的偏向,而宮廷畫家不得不循以滿足之。
桂菊山禽圖
上一篇:《江閣遠眺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煙江晚眺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