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總集。九百卷,目錄十二卷。清彭定求等十人奉敕編。成書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至四十五年(1706)十月,由曹寅負責刊刻。
《全唐詩》共收唐詩人兩千兩百余家,詩四萬八千九百余首。以帝王后妃作品列于首,次為樂章、樂府,次為歷朝詩人,大致按時序編排,并附作者小傳,再次為聯句、逸句、名媛、僧、道士、仙、神、鬼、怪、夢、諧謔、判、歌、讖記、語、諺謎、謠、酒令、占辭、蒙求,末則綴以補遺、詞。編者以明胡震亨《唐音統簽》、清季振宜《唐詩》為基礎,旁搜殘碑斷碣、稗史野書,網羅輯佚,再全部收集了唐代著名詩人的集子,總其成而為此書,可以說全面反映了唐詩的面貌和成就。
《全唐詩》不僅搜羅宏富,而且經過認真考訂,改正了一些材料錯誤。舉凡字句之異同、篇章之互見、根據諸本,一一校注;并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所言:“如《冊府元龜》所載唐高祖賜秦王詩,則考訂其偽托。又舊以六朝人誤作唐人者,如陳昭儀沈氏、衛敬瑜妻之類;以六朝人訛其姓名誤為唐人者,如楊慎即陳陽慎、沈煙即陳沈炯之類;以六朝詩誤入唐詩者,如吳均妾《安所居》、劉孝勝《武陵深行》誤作曹鄴,薛道衡《昔昔鹽》誤作劉長卿之類;唐詩之誤以詩題為姓名者,如上官儀《高密公主挽詞》作高密詩,王維《慕容承攜素饌見過》詩作慕容承詩之類,亦并厘正。”但此書仍多有謬誤,如漏收、誤收詩作,小傳錯舛,篇章重出互見,作者張冠李戴,詩題和小注錯誤等等。盡管如此,《全唐詩》還是不失為一部最為完整的唐詩總集。
有康熙四十六年(1707)揚州詩局本、光緒十三年(1887)上海同文書局石印本。中華書局以揚州詩局本為底本,斷句并加校正,于1960年排印出版,書后附有作者索引,及日本上毛河世寧《全唐詩逸》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據康熙揚州書局本剪貼影印,亦附日本上毛河世寧《全唐詩逸》,并另編有《全唐詩索引》,同時鉛排付印,以利讀者。
上一篇:杜詩詳注
下一篇:御選歷代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