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卷。清謝元淮輯。是書韻分十九;東董、江講、支紙(卷一),魚語、佳蟹、真軫、寒阮(卷二),蕭筱、歌哿、麻馬、庚梗、尤有、侵寢、覃感(卷三),屋沃、覺藥、質陌、物月、合洽(卷四)。各韻字數悉遵《佩文韻府》,其注釋字義間遵《康熙字典》。韻字以同反切一字領之,各以聲從。字分“宮商角徵羽”五音,從黃公紹《韻會舉要》。其詳分陰陽及陰陽通用,則從元卓從之《中原音韻類編》及明呂坤《交泰韻》。又,卷四入聲韻后附“入聲作平上去三聲”,則從元周德清《中原音韻》。收字一萬三百零二字,比《佩文韻府》多四十一字,《韻府》未收拾遺增入者加○以別之。同反切之字,只于領切之首一字加□下注反切,其馀同切之字皆不注。反切用字,不按《廣韻》,而是更定陰陽以歸一是,如“東”,《廣韻》德紅切,謝氏以為“東”是陰聲,“紅”是陽聲,以陽切陰不妥,遂改為“都翁切”。書前有海州許喬林序,云:“沈去矜所撰《詞韻》最為詞林善本,第所收韻字太簡,考訂未精,猶有遺憾。今默卿太守研玩聲律,剖析微芒,欽遵《佩文韻府》,增入應用之字,審定陰陽,疏證同異,洵為自有詞韻以來第一善本。”收于《碎金詞譜》,有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秋刻本。
上一篇:碎金詞譜
下一篇:天籟軒詞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