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彥
月皎驚烏棲不定,更漏將殘,轤轆牽金井。喚起兩眸清炯炯,淚花落枕紅綿冷。
執手霜風吹鬢影,去意徊徨,別語愁難聽。樓上闌干橫斗柄,露寒人遠雞相應。
【注釋】
皎:潔白。棲不定:睡不安穩。更漏:古代以銅壺滴水報時,一夜為五更,故稱更漏。殘:盡。轤轆:一作“轆轤”,打水用的滑車。牽:拉起打水的吊桶。金井:雕飾的井欄。炯炯:明亮的樣子。潘岳《寡婦賦》:“目炯炯而不寢。”紅綿:指枕芯。徊徨:彷徨不安的樣子。闌干:縱橫交錯的樣子。斗柄:北斗星座當中的第五顆到第七顆,三顆星形如斗柄,故稱。
【鑒賞】
此詞又題為“早行”,乃早起送別之作。寫一對戀人秋日清晨離別時凄婉纏綿的情景。黃蓼園在《蓼園詞選》言其:“首一闋言未行前,聞烏驚漏殘、轆轤響而驚醒淚落。次闋言別時情況凄楚,玉人遠而惟雞相應,更覺凄婉矣。”
上闋所寫的環境是室內,寫將別未別之前的情景。前二句寫明月驚動著烏鴉使它睡不安穩,殘夜將盡,井邊已傳來轆轤汲水的聲音。“月皎”到“更漏將殘”有一個時間推移的過程,皎月驚烏,更漏聲,轆轤汲水聲都是送行之人所見所聞,暗示了他在離別前夜睡不著。“喚起”二句寫離人情意,抓住“清炯炯”、“紅綿冷”兩個細節,“清炯炯”實為不愿離別而徹夜不眠的情態。“紅綿冷”表明淚落的時間很長,淚水流了很多。此兩句筆觸細膩,神態宛然。王世貞《藝苑卮言》中評論,“其形容睡起之妙,真能動人。”上闋從室外寫到室內,通過時間推移和細節描寫等,揭示人物纏綿悱惻,依依惜別之情。
下闋寫別時景觀。“執手”三句寫別時悲苦難堪。“執手相看淚眼”不忍分別,“霜風”寒冷,“鬢影”憔悴,一句之中包含無限離別愁緒。“去意徊徨”寫難舍難分、不愿離去;“別語愁難聽”寫痛切之甚,連說了什么離別的話都不知道,與柳永《雨霖鈴》“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以“無語”寫斷腸之痛有異曲同工之妙。“樓上”兩句直轉急收,寫別后孤獨寂寞的情態。時間已推移到晚上。寫離人遠去后,送行之人還登樓遠眺,一直到晚上北斗星都已升起,露氣寒冷逼人也不愿離去,然而人影已不在,惟有雞聲與他相應,凄婉之情可見。
此詞雖短,卻寫出了別前、別時和別后的不同情形。全篇首尾呼應,脈絡清晰,層次井然,生動地描繪了一幅清秋早行送別圖,將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上一篇:汪藻《點絳唇·新月娟娟》宋詞賞析
下一篇:賀鑄《蝶戀花·改徐冠卿詞》宋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