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分鹿
【出典】 《文選》卷五二東漢·班叔皮(彪)《王命論》:“世俗見高祖興于布衣,不達其故,以為適遭暴亂,得奮其劍。游說之士,至比天下于逐鹿,幸捷而得之。”唐·李善注:“太公《六韜》曰:‘取天下若逐野鹿,得鹿,天下共分其肉。’”(按,今本《六韜》卷二《武韜·發啟》:“取天下者若逐野獸,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參見“逐鹿”條。
【釋義】 托名呂尚所著《六韜》,將秦末漢初群雄爭奪天下,比喻為群雄逐鹿欲分其肉。后世用為典實。
【例句】 歷歷漢初秦季事,山下瓜猶未熟。過眼見、群雄分鹿。(劉克莊《賀新郎·題蒲澗寺》2628)這里說神仙安期生經歷了秦末漢初群雄爭天下的時期。
上一篇:典故《分香餅》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否極泰通》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