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肉飛仙
【出典】 《北史》卷七八《麥鐵杖傳》附《沈光傳》: “光字總持,吳興人也。……光少驍捷,善戲馬,為天下之最。……交通輕俠,為京師惡少年所附。……初建禪定寺,其中幡竿高十余丈,適值繩絕,非人力所及。光謂僧曰:‘當相為上繩。’諸僧驚喜。光因取索口銜,拍竿而上,直至龍頭。系繩畢,手足皆放,透空而下,以掌拓地,倒行十余步。觀者駭悅,莫不嗟異,時人號為‘肉飛仙’。”
【釋義】 隋代游俠少年陳光,體輕捷,曾爬上十余丈高的幡竿,倒身而下。號“肉飛仙”。
【例句】 海燕舞空縈弱絮,嶺猿連臂下層顛,算來真個肉飛仙。(無名氏《浣溪沙·題贈飛竿簇》3819)這里用肉飛仙比擬飛竿高手。
上一篇:典故《肉陣》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肉食》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