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三郎
【出典】 唐·劉肅《大唐新語》卷九《諛佞》:“睿宗與群臣呼公主為太平,玄宗為三郎。”唐·鄭嵎《津陽門詩》:“三郎紫笛弄煙月,怨如別鶴呼羈雌。玉奴琵琶龍香撥,倚歌促酒聲嬌悲。”作者自注:“上皇善吹笛,常寶一紫玉管,貴妃妙彈琵琶。……上每執酒卮,必令迎娘歌《水調曲遍》,而太真輒彈弦倚歌,為上送酒。內中皆以上為三郎;玉奴乃太真小字也。”(見宋·計有功《唐詩紀事卷六二》、《全唐詩》卷五六七)唐·鄭棨《開天傳信記》:“天寶初,上游華清宮。有劉朝霞者,獻《駕幸溫泉賦》。詞調倜儻,雜以俳諧,文多不載。今略其詞曰:‘……遮莫你古時千帝,豈如我今日三郎。’”
【釋義】 唐玄宗李隆基在兄弟中排行第三,有“三郎”之稱。
【例句】 ①沉香亭子鉤闌畔,偏得三郎帶笑看。(賀鑄《剪朝霞·牡丹》502)這里用唐玄宗觀賞牡丹事以切題。②慨金屋藏妖,繡屏包禍,欲與三郎痛辨。(湯恢《二郎神》[碧崖倒影]2980)這里說要同唐玄宗痛辯女寵禍國事。③三郎年少客,風流夢,繡嶺記瑤環。(謝枋得《風流子·驪山詞》3142)這里是詠李隆基、楊玉環的事跡。
上一篇:典故《三遷教養》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三都賦》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