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申白
【出典】 《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傳》:“楚元王交字游,高祖同父少弟也。好書。多材藝。少時嘗與魯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詩》于浮丘伯。伯者,孫卿門人也。……元王既至楚,以穆生、白生、申公為中大夫。……文帝時,聞申公為《詩》最精,以為博士。……及王戊(楚元王之子)即位……(穆生)遂謝病去。申公、白生獨留。”《宋書》卷一○○《自序》:始興王劉濬曰:“吾遠(yuǎn)慚楚元,門盈申、白之賓,近愧梁孝,庭列枚、馬之客,欣恧交至,諒唯深矣。”
【釋義】 申白為申公與白生的合稱。二人曾向浮丘伯學(xué)《詩》,后以傳《詩》著稱,并為楚元王賓客。后世常用以詠治《詩》儒者,也借以詠幕賓。
【例句】 ①聞廟瑟音,識關(guān)雎亂,《詩》學(xué)專門盡不妨。百年后,尚庶幾申白,不數(shù)韋康。(劉克莊《沁園春·寄竹溪》2597)作者自敘學(xué)《詩》,詞中引“申白”典,表示自己愿作個治《詩》學(xué)者。②申白苛留,綺園浪出,老不知羞。(劉克莊《柳梢青·賀方聽蛙八十》2642)這里用申、白二人不同穆生一起告退,留為劉戊賓客事,借以反襯壽主方氏退居避世的情操。
上一篇:典故《申甫》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申降高崧》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