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蘇張
【出典】 《史記》卷六九《蘇秦列傳》:“蘇秦者,東周雒陽人也。東事師于齊,而習之于鬼谷先生。……蘇秦既約六國從親,歸趙,趙肅侯封為武安君,乃投從約書于秦。秦兵不敢窺函谷關十五年。”《史記》卷七○《張儀列傳》:“張儀者,魏人也。始嘗與蘇秦俱事鬼谷先生。……,念諸侯莫可事,獨秦能苦趙,乃遂入秦。……惠王以為客卿,與謀伐諸侯。……(秦)惠王乃以張儀為相,更名少梁曰夏陽。儀相秦四歲,立惠王為王。居一歲,為秦將,取陜。……太史公曰:夫張儀之行事甚于蘇秦……要之,此兩人真傾危之士哉!”
【釋義】 蘇秦、張儀二人同師鬼谷子,同為戰國時游說諸侯的縱橫家。蘇行合縱之策,佩六國相印,被趙國封為武安君;張行連衡之策,為秦惠王相對抗諸國合縱之盟。后人合稱蘇秦、張儀為“蘇張”。宋詞中常用此典頌美御敵安邦的雄才大略。
【例句】 ①六印雄圖,百川明辯,蘇張誰數。(曹勛《水龍吟·送戴郎中漕荊襄》1223)這里用蘇秦、張儀雄謀奇策建功立業事,勉勵戴郎中“安拊疲民,靜摧驕虜”、“慨然定中原疆土”。②揮豪閑與細端相,記嚴揚,陋蘇張,興到一杯,微酒亦成章。(韓淲《江城子·德久同醉,子似出新置佐酒,和德久詞》2244)作者借“蘇張”事,含蓄表示自己無意于功名富貴。
上一篇:典故《蘇州刺史舊歡如夢》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蘇張》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