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電影·《夏日紀事》
真實電影 (又稱直接電影、自然電影) 的代表作。由讓·盧什和埃德加·莫林共同創作,攝制于1960年,黑白,85分鐘。讓·盧什原是法國人種史學家,尤以拍攝有關人種學方面的影片而聞名,曾長期在非洲從事此項工作。1959年他回到巴黎后,朋友,批評家兼影片制作者莫林向他提出,拍一部關于“他自己的種族”的影片。于是便產生了此片。在影片中,盧什進一步實驗了他曾追求過的把紀錄片與某種故事因素結合起來的想法,力圖使電影成為人們真實生活的記錄。他們首先對在街上碰到的人進行采訪,有時又深入到他們的家庭中去,記錄他們的日常生活情景。這些人包括一對小資產者夫婦,一位工人,一個女大學生,一個曾被關入集中營的猶太姑娘,以及一些職員、藝術家和封面女郎等。他們向每一個被采訪者提出的是一個共同的問題。即“你是否幸福?”觀眾可以從片中看到各種各樣的反應: 有的人迷惑不解,有的粗暴地拒絕回答,有的則開始考慮自己的答案?;卮鹫叩闹v述也是各種各樣的。作者對此不作控制和判斷,而努力使其自然地“表演”,如片中那對夫婦在家中接受了采訪。妻子告訴他們說,她喜歡掙錢,以便過得更好。而一位姑娘則自艾自憐,甚至歇斯底里地講起她的一次愛情經歷。而她的這種講述是否真實可信,就只能由觀眾自己作出判斷了。尤其是最后盧什和莫林在一座博物館四周徜徉,懷疑他們的種種試驗是否能夠證明什么的結尾,更是巧妙地表現了這部影片的追求和客觀化的風格。但是,《夏日紀事》并非絕對的自然記錄。其中有些片斷經過了選擇和刪減 (如片中一個叫格蘭的被采訪者的談話和生活片斷)。更重要的是,盧什和莫林打破了英國紀錄片大師格里爾遜的傳統紀錄片模式,而進一步采取了“創造”情境的方法——即讓這些互不相識的被采訪者互相接觸——使片中的“事件”與人物獲得某種“發展”和表現出自己個性的機會。如片中追蹤采訪了一個名叫安吉洛的工人,拍攝了他從早上起床、上班、直到下班回家等種種生活情景。后來,作者介紹他結識了一名非洲青年,他們在一起談起關于巴黎的生活及自卑感等問題。接著,影片通過莫林之口,講到他因參加了拍攝電影的工作,在工廠里受到壓力和奚落,于是便辭去了工作。在影片最后,我們看到的是安吉洛和莫林一家在一起渡假的情景?!断娜占o事》作為真實電影初期的代表作品,對在法、美及加拿大等國興起的此類影片產生了重要影響。
上一篇:西方文學·電影·超現實主義電影
下一篇:西方文學·電影·表現主義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