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涕出女吳
【出典】 《孟子·離婁上》:“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賢役大賢;天下無道,小役大,弱役強。斯二者,天也。順天者存,逆天者亡。’齊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絕物也?!槌龆趨?。”東漢·趙岐注:“齊景公,齊侯?!瓍?,蠻夷也,時為強國,故齊侯畏而恥之,泣涕而與為婚?!睗h·劉向《說苑》卷一三《權謀》:“齊景公以其子妻闔廬,送諸郊,泣曰:‘余死不汝見矣!’”東漢·趙曄《吳越春秋》卷四《闔閭內傳》:“(吳王)復謀伐齊,齊子使女為質于吳,吳王因為太子波聘齊女?!?/p>
【釋義】 《孟子》有“涕出而女于吳”語,敘述齊景公被迫忍痛將女兒嫁與吳國人(太子波,一說闔廬)。宋詞中用此典表示委屈求和。
【例句】 涕出女吳成倒轉,問魯為齊弱何年月。(陳亮《賀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韻見寄》2100)這里用本典感嘆宋朝向遼、金等國一再屈辱求和。
上一篇:典故《梯云》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添丁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