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shī)詞典故·始皇封松
典源出處 《史記 ·秦始皇本紀(jì)》:“ (始皇) 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風(fēng)雨暴至,休于樹下,因封其樹為五大夫。”《藝文類聚》卷八十八引 《漢官儀》 (漢·應(yīng)劭撰) 曰:“秦始皇上封太山,逢疾風(fēng)暴雨,賴得松樹,因復(fù)其道,封為大夫松也。”
釋義用法 秦始皇上泰山封禪祭山,下山時(shí)遇到暴風(fēng)雨,只好躲在松樹下避雨,于是封樹為五大夫。五大夫?yàn)榍貢r(shí)官爵名。后以此典詠松樹。
用典形式
【封松】 清·顧炎武:“立石既已刓,封松既已殘。”
【大夫松】 明 ·李夢(mèng)陽(yáng):“有無(wú)丈人石,幾許大夫松。”
【大夫封】 唐·李商隱:“或著佳人號(hào),或以大夫封。”
【五樹松】 北周 ·庾信:“水奠三川石,山封五樹松。”
【五株封】 唐·陸贄:“愿符千歲壽,不羨五株封。”
【秦封樹】 清·王夫之:“千尋偃蓋秦封樹,總給寒爐一夜柴。”
【秦帝封】 唐 ·劉庭芝:“恥受秦帝封,愿言唐侯食。”
【松作大夫】 唐·元稹:“鱉解稱從事,松堪作大夫。”
【秦封大夫】 清·鄭鉽:“秦封大夫?qū)巹俅耍螢橘儒可钌嚼铩!?/p>
【老松大夫官】 宋·王安石:“怪石誤蒙三品號(hào),老松先得大夫官。”
上一篇:詩(shī)詞典故《太廟犧牛》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shī)詞典故《孫壽妖態(tài)》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